2025年04月27日 星期日
涌动人文情怀 跳动时代节拍 “红色起点”第二季出版 《红旗颂》奏响轨交换乘大厅
第7版:文体新闻 2024-05-27
激荡浓浓爱国情怀

《红旗颂》奏响轨交换乘大厅

昨天下午,轨交人民广场站玉兰花穹顶下的中央展台上演了一场特别的“快闪”(见上图 记者 王凯 摄)。这是上海爱乐乐团为市民观众和中外游客奉上的一场特别演出——管弦乐序曲《红旗颂》,由70人编制的大乐队演出。今晚,上海爱乐还将在上海大剧院献演庆祝上海解放75周年主题音乐会,以文艺党课的形式致敬“光荣之城”。

激发爱国情怀

周日午后,轨交人民广场站换乘大厅人流穿梭不绝。日光透过白玉兰造型的玻璃穹顶,照耀着五星红旗格外耀眼。当身着黑色礼服的演奏员,拿着小提琴、长笛、圆号等乐器陆续就位,人们纷纷好奇地停下脚步。随着指挥张亮给出一个手势,《红旗颂》波澜壮阔的旋律荡漾开来,如浪潮般掩盖了一切嘈杂。

短短9分钟的《红旗颂》连演两遍,不但赢得了如雷的掌声,也勾起了人们温暖的回忆和深深的爱国情怀。“这是作曲家吕其明写的《红旗颂》,到现在都快60年了,再听还是很好听!”市民卫先生一直拿着手机在录像,他说一会儿就做成视频发朋友圈。回想这些年上海的变化、老百姓生活的变化,离不开祖国的繁荣富强,“现在我们能有这样稳定安宁的生活,还是要感谢党的领导”。

60出头的乘客周香枚听完这一曲,眼眶微红,她没有在曲终时随人群散去,而是在圆柱边站了一会儿,还和记者聊了起来。她说,第一次听到这部作品是和先生初识,两人都热爱音乐,相约去听交响乐,当时就被《红旗颂》中流露的深情所感动。后来先生被外派出国多年,在那个通信远不如现在便利的年代,她想他时,就常常会放这首曲子来听,所以《红旗颂》对她的意义格外不同。

奏响时代强音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也是伟大建党精神孕育地。团长高山峰表示,“红色情怀”既是上海爱乐乐团的音乐会品牌,更是乐团光荣初心的写照。“七一勋章”获得者吕其明创作的《红旗颂》就起源于上海爱乐乐团的团址(武定西路1498号),这也是常演不衰的经典曲目。他用极具历史画面感和民族史诗性的交响音乐,奏响了中华民族的时代强音。

今晚,上海爱乐乐团还将在上海大剧院以大型音乐会的形式推出一场全新编排的“红色情怀”文艺党课,这也是“光荣之城”2024上海红色文化季之红色舞台作品展演之一。

这场音乐会的曲目包括吕其明改编的钢琴与乐队《红旗颂》、重新修订的管弦乐序曲《雷雨》和弦乐小品《喜悦》,金复载的《喜马拉雅随想曲》、二胡协奏曲《春江水暖》,以及奚其明的抒情音诗《向往》。

其中,钢琴与乐队《红旗颂》由钢琴家孔祥东担纲独奏,而《春江水暖》则由二胡演奏家段皑皑倾情呈现。首演的新版管弦乐序曲《雷雨》是吕其明第一次用现代派作曲技法,将戏剧冲突转化为音乐,在《雷雨》剧本发表90周年之际带领观众重新走进经典。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爱乐乐团即将出版发行《红旗颂》全版本黑胶唱片,涵盖了《红旗颂》8个版本,全方位呈现作品的丰富内涵和多元魅力。

本报记者 朱渊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