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现场 记者 王凯 摄
6个道具箱装着各色布景和20多个木偶,4位偶戏师携手90位演奏家紧密合作,这是木偶剧首次登上捷豹上海交响音乐厅的舞台。昨天,上交助理指挥张橹执棒上海交响乐团联手西班牙佩波偶剧团,为申城的大朋友、小朋友带来两场特别的六一演出——根据斯特拉文斯基同名芭蕾舞剧改编的木偶剧《彼得鲁什卡》。
当戴着尖角高帽、身着斗篷的“魔术师”张橹走上指挥台,整个音乐厅都是孩子们的欢呼声。指挥棒成了魔法棒,当他拿着这根棒轻轻挥舞,法国作曲家杜卡脍炙人口的《小巫师》奏响全场,这部基于幻想故事而谱就的交响谐谑曲名作,让全场瞬间安静下来,孩子们随着旋律走入奇异的魔法世界,开启他们的想象之旅。
热身曲目演罢,木偶剧《彼得鲁什卡》登场了。作为俄罗斯伟大的作曲家之一,斯特拉文斯基为世人留下了“三大芭蕾舞剧”——《火鸟》《彼得鲁什卡》以及《春之祭》。普遍认为,《彼得鲁什卡》是其个人风格由确立走向成熟的关键一环。
作品中的彼得鲁什卡,最初只是个机械木偶,在东方魔术师的手中,他有了“心”并爱上了同台表演的芭蕾女郎。他千方百计讨她欢心,女郎却心系摩尔人,最终他被“情敌”砍倒。当人们沉浸在这出情节曲折离奇的故事中,魔术师却告诉大家,这只是一群没有生命的木偶。当人群散去,彼得鲁什卡的灵魂在剧场顶楼挥舞着拳头向所有不相信他真实存在的人们抗议。
“六一儿童节音乐会”已是上交音乐季中的一个新传统,改编自同名芭蕾舞剧的木偶剧《彼得鲁什卡》表现元素相当丰富,演奏技巧难度极大,配器尖锐粗粝富有想象力,但又不失音色细节勾勒。除了音乐,木偶剧还将舞蹈融入木偶表演。故事情节虽简单却令人深思,也让大小朋友们随着音乐和表演,进入不同的魔法世界,脑洞大开。
现场,几乎跟人一样高的木偶灵动诙谐的表演,以及富有律动的音乐和极具画面感的旋律,让小观众看得津津有味。不少家长表示,以往每到儿童节,都要为准备点什么节目绞尽脑汁,像这样木偶戏叠加交响乐的演出可听可看,还能“解锁”更多古典乐知识,可谓一举三得,希望明年还有新的惊喜。
本报记者 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