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解敏 实习生 潘静怡)昨天,崇明区新河镇强民村村民夏先生致电“2024夏令热线·区长访谈”反映,自家门前的新民横河此前未进行护岸工程,河岸在水流冲刷下,出现水土流失现象。“靠近河道的泥土变得松软,甚至出现了‘中空’的情况,希望有关部门重视起来。”
针对这一问题,崇明区水务局局长苏卫东回应:在崇明,列入河道名单内的有1.6万多条,75%是镇村级河道。这些河道普遍采用了生态型护岸的方式,没有做硬岸,近期可能因为连续降雨,个别河坡出现坍塌现象。苏卫东承诺,这些生态河道,每一条都有河长,养护单位会进行常态长效的管养,以确保河道不出现大面积坍塌。如由于大暴雨等造成较严重的水土流失,将根据现场情况应急加固。新河镇党委书记施君表示,已加强对相关河道的养护,组织人员清理河道的垃圾、杂物,并增加了河道沿岸巡查频次。
崇明区区长李峻表示,崇明水系发达,河道量约占全市的三分之一,这些河道是乡村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汛期,尤其要落实好河长制,加强多频次河道巡查,始终把老百姓的安全放在第一位。李峻表示,这些年来,崇明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政府职能部门要正视自己工作中的短板和不足,通过扎实的作风,来加强对民生实事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