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郜阳)记者日前从中国科学院获悉,前不久发射升空的中法天文卫星搭载的4台科学载荷均已完成开机测试。其中,伽马射线监测器成功探测到三个伽马暴。
据了解,中法天文卫星上搭载的伽马射线监测器(GRM)于6月24日正式开机,6月27日开启探测器高压,进行在轨测试。27日当天20时8分11秒(UTC时),GRM就成功捕捉到首个伽马射线暴(编号GRB 240627B),这是中法天文卫星的首个在轨科学探测成果。经过比对,该伽马暴的光变曲线与我国创新X首发星上所搭载的GECAM-C探测器所观测到的结果相同,也和国外费米卫星GBM探测器的观测结果高度一致。
随后,GRM载荷于6月29日16时53分53秒(UTC时)成功探测到第二个伽马暴(编号GRB 240629A),7月2日21时14分50秒(UTC时)再次探测到第三个伽马暴(编号GRB 240702A)。首批探测结果已提交至国际伽马暴协调网络(GCN),这不仅充分验证了GRM载荷对伽马暴的高精度触发探测能力,也有助于人类解决基础科学中的若干重大问题。
中法天文卫星由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抓总研制,搭载了中方研制的伽马射线监测器、光学望远镜,和法方研制的硬X射线相机、软X射线望远镜4台科学载荷,观测波段覆盖了从高能到近红外波段,是迄今全球对伽马暴开展多波段综合观测能力最强的卫星。
下一阶段,中法天文卫星将按照在轨测试计划和流程,在中国科学院科学卫星综合运控中心完成各项测试任务,尽快开展载荷标定和业务运行测试,预计8月将进入科学任务观测测试,为伽马暴等空间天文领域科学研究持续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