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06日 星期四
陆光祖夺得男单冠军 明明能转足球场“白鹭”为何难变形 莫科加盟上海男篮
第11版:文体新闻/体育 2024-09-02
十一月国足主场对日本比赛花落厦门,但——

明明能转足球场“白鹭”为何难变形

白鹭体育场内景 图 VCG

今日,中国男足将从大连出发飞赴东京,准备9月5日与日本队的世预赛亚洲区18强赛的首轮比赛。在此之前,中国足协也相继公布了国内的三个主场:大连、青岛、厦门。其中,厦门白鹭体育场的入选在最近引发了热议。这座可移动看台、能在田径场和足球场之间切换模式的体育场,将第一次迎来中国男子国家队的赛事。不过当地却明确表示,届时白鹭体育场将继续维持田径场模式,不会为国足赛事“变形”。

2022年10月,白鹭体育场初步建成,2023年8月通过全面验收,9月正式启用,当时是中国举办2023年亚洲杯足球赛的几座新建球场之一。按照官方说法,体育场设有可移动看台,举行足球比赛时可容纳60592人,是国内首座、世界上第三座可以在综合田径场与专业足球场之间自由转换的体育场。去年10月底,白鹭体育场就承办了2024巴黎奥运会女足亚洲区预选赛的部分比赛。

如今,厦门确定成为世预赛18强赛的第三个国足主场,将迎来中国队与劲敌日本队的焦点之战。不过,据《厦门日报》报道,厦门市体育局副局长陈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本场比赛,厦门白鹭体育场将继续维持田径模式,不做足球模式的切换。”由此引起网上热议。

不少球迷认为,世预赛头两场比赛分别在大连(大连梭鱼湾足球场)、青岛(青岛青春足球场)的专业足球场举行,厦门白鹭体育场既然可以切换为足球场模式,就应当以足球场模式举办“中日之战”。也有媒体表示:“如果世预赛18强赛这种关注度极大的赛事都不切换成足球模式的话,所谓的足球模式就是个摆设罢了,这个功能还有任何实用意义?难道要世界杯决赛才能用吗?”

相关资料显示,在田径赛场模式下,体育场拥有超过53000个座位;当打开可移动看台举行足球比赛时,能容纳60592人。按常理,除了现场气氛和观感能大大提升之外,人越多卖的票也越多,门票收入也就越高,为何白鹭就不愿意“变形”呢?

无非是两个成本:时间成本、资金成本。据记者了解,首先是因为偌大一个体育场,想要实现自由切换并不容易。体育场刚落成时曾做过一次从田径场到足球场的演变。当时只有两套移动设备,花费了70天。如果为了抢工期,可以将移动设备增加至4套,但也要将近一个月才能完工。而在费用方面,施工时,体育场完成一次变形的费用大约需要300万元;在完全建好的情况下,这项费用要增至四五百万元。去年承办中国女足奥预赛比赛时,可能是出于成本考虑,白鹭体育场就没有转换为足球场模式。

有人提出,即便增加了几百万元成本,但扩容之后观众数量也会增加,是不是能够实现平衡?不妨粗算一下,如果能多卖5000张门票,即便全部售完,每张门票也需要涨价80至100元,才能抹平球场“变形”的费用。更何况本场比赛肯定还会设置不少隔离看台,门票上涨的价格还得提升。到时候,恐怕又会有不少人气愤:国足的球票为什么要这么贵?

目前,国足对阵沙特的门票早已开售,但目前相关售票平台仍有大量余票有待销售。球市火爆的大连尚且如此,在长年都没有一支中超中甲球队的厦门恐怕更难说理想,五万多个座位可能就已足够。如此情况下,花费几百万元增添看台座位,就显得不那么经济和必要。

所以说,无论原因有哪些,很显然白鹭体育场的“自由转换”目前一点也不自由。以专业足球场模式迎接世预赛是一件令人期待的事,但不作转换肯定也有不少苦衷。如何实现各方的平衡,恐怕在未来还需要更好的探索。

本报记者 关尹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