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05日 星期四
“米尔顿”登陆美国造成至少10人死亡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通过中国等国提交决议草案 真主党高层发停火信号  局势有望缓和? 中方:停火须是压倒一切的优先事项 新加坡鼓励“原地养老”构建“乐龄社会”
第9版:国际新闻 2024-10-11

新加坡鼓励“原地养老”构建“乐龄社会”

社区义工为老年人服务

骑行爱好者带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游览街景 本版图片GJ

今天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也是我国第十二个老年节。全球多个国家出现人口老龄化趋势,对社会、经济、劳动力、福利制度和医疗制度等产生重大影响。

在新加坡,政府鼓励年长者“老有所为”、与社会保持联系,并以改进制度设计、完善养老体系等举措推动“原地养老”,让老年人乐享晚年。

提倡“老有所为”

目前新加坡65岁及以上公民占总人口比例从2014年的12.4%上升至19.9%,预计2030年达到24.1%。应对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新加坡必须面对的重大社会课题。新加坡卫生部长王乙康说,新加坡将不可避免地成为超高龄化国家,必须在各方面做好准备。

在新加坡,老年人被称为“乐龄人士”,也就是“到了快乐年龄”的人群。这一尊称蕴含了人们对安乐祥和老年生活的期待。

新加坡政府提倡老年人“老有所为”,鼓励老年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继续工作,避免在退休后因社会联系骤然减少导致一系列身心问题。在新加坡,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过了退休年龄依然活跃在工作岗位上。

2022年7月1日起,新加坡法定退休年龄由62岁调整为63岁,劳动者如果身体健康且工作表现良好,可重新受雇至68岁。政府还计划在2030年前将法定退休年龄和重新雇用退休年龄分别上调至65岁和70岁。

此外,新加坡政府还为老年人重返职场提供相应技能培训。比如,新加坡活跃乐龄理事会推出乐龄学指导方针,根据老年人的学习需求开展针对性教学。

保障“原地养老”

新加坡政府鼓励老年人“原地养老”,即在家或社区养老,采取多样化和创新性举措为老年人“原地养老”提供保障,包括财务支持、完善居住硬件设施、增强社区支持等。

其中一项重要措施是“以房养老”,即通过“组屋屋契回购计划”为老年人提供养老资金支持。组屋是新加坡建屋发展局建设的公共住房,大约八成新加坡人在组屋居住。“组屋屋契回购计划”2009年起开始实行,允许65岁以上、家庭月收入低于1.4万新元(约合7.6万元人民币)的老年人把所住组屋的部分屋契(至少15年)卖回给政府,以换取公积金账户额外充值。这项计划旨在确保老年人在无须搬离熟悉环境的情况下,可以获得一笔额外收入支持养老。

新加坡还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公积金制度,帮助公民和永久居民预留资金保障退休生活。与其他国家依托财税收入的养老金制度不同,新加坡的公积金制度是一种覆盖医疗保险、住房保障和养老金的强制储蓄计划。公积金由个人和雇主按照一定比例共同缴纳,强调个人的作用,即个人为“退休后的自己负责”,同时政府担保利率,确保存入账户的资金不受市场波动影响。

新加坡政府注重完善基础设施,为老年人提供便利。近年来,政府联合多家机构在老年人口比例较高的女皇镇打造了首个保健区,从完善组屋设施、提升预防保健和护理服务水平、鼓励居民终身学习并投身社区活动等方面着手,优化辖区内老年人居住体验。

在新建市镇,政府积极推动代际融合,打造包容性社区。开发组屋项目时,建屋局会设计不同户型的组屋以满足多样化需求,规划活跃乐龄中心(类似我国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并在市镇及组屋内增添无障碍设施。

去年11月,新加坡政府推出“乐龄SG计划”,多管齐下支持老年人“原地养老”,包括拨款8亿新元(约合43.3亿元人民币)丰富活跃乐龄中心活动,同时委任综合服务供应商,协助社区提供不同护理服务。

健全医疗体系

构建保障有力的医疗保健体系是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关键措施。新加坡去年7月推出“健康SG”计划,把医疗体系重心从治病转向预防,为构建老年护理系统奠定基础。

根据“健康SG”计划,政府鼓励民众做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保持健康饮食习惯、定期体检筛查,与家庭医生建立固定联系、制定保健护理方案,降低慢性病发病率。这项专注于预防性治疗的计划率先向60岁及以上人群推广,逐步扩展至40岁以上人群。

在新加坡,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等不同形式的养老服务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了资源最大化利用,提高了养老质量。比如,在65岁及以上居民人口占比超过23%的宏茂桥市镇,那里的疗养院采用“机构养老+社区养老”模式,不仅配备长期或短期住院护理床位,还提供日间托老服务,满足不同需求。

蔡蜀亚 包雪琳(新华社供本报稿)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