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翔
近日,上海市消防救援局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近五年来申城冬季发生的火灾中,60岁以上老年人成为主要受灾群体,且因灾致死占比最高。这一数据敲响了老年人防火安全的警钟。
冬季是火灾高发期,取暖器、浴霸等电器的使用不当,以及电器老化、线路问题等都是潜在的火灾隐患。然而,部分老年人由于生活习惯和节约意识,往往忽视了这些风险,舍不得更新老化电器,从而增加了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同时,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如卧床吸烟、家中堆积废旧物品等,也进一步加剧了火灾风险。2023年1月,崇明区一老人因卧床吸烟引发火灾,最终不幸身亡的悲剧,就是老年人防火安全意识不足的惨痛教训。
为老年人筑牢“防火墙”,需从“人防”和“物防”两方面入手。“人防”方面,首要任务是提高老年人的消防安全意识。家庭成员应常与老人沟通,传授防火知识,增强自救能力。社区也应积极开展消防宣传活动,指导老人正确使用灭火器等消防器材,叮嘱他们在火灾发生时切勿贪恋财物,务必迅速逃生。
“物防”方面,应定期对老人家中的用电线路、电器进行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对于独居老人,社区更应给予特别关注。有条件的社区可上门安装与街道城市运行管理中心联网的烟感报警器,一旦报警器响起,报警信息能迅速传达至社区派出所民警、居委会干部、社区微型消防站以及独居老人的家属手机上,确保老人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救援。
关注老年人防火安全,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让我们携手共建老龄化友好社会,为老年人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居住环境,让他们在晚年生活中享受到更多的幸福和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