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李清照》剧照 本报记者 王凯 摄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昨天举行2025年首场新闻通气会,并宣布一组傲人数据:第23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56台161场主板演出总票房达7025.4万元,较上一届增长25.5%,为历届最高;共14.4万人次走进剧场观演,其中24.1%为外省市观众,7.8%为境外观众(含港澳台地区);演出项目拉动消费约7.8亿元,逾1600场展演活动撬动综合消费约40.2亿元。
同时发布的《第23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综合评估报告》(以下简称《蓝皮书》)显示,观众总体满意度达95.1%,有99.1%的受访观众表示会再次参加艺术节。经综合测算,第23届艺术节品牌价值达到21.4亿元—22.4亿元,媒体传播价值约2.9亿元。这一系列数据证明了艺术节对经济的强大拉动力,彰显其在推动文化旅游消费方面的贡献。
为全面客观评估艺术节的办节成效,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与调研数据分析机构“零点有数”首次合作完成全面“摸底”,采集样本2128个。艺术节中心总裁李明表示,高品质、高能级、高流量的活动推动艺术节整体品牌价值和竞争力不断提升,在艺术水准、社会价值、品牌塑造等方面,艺术节的综合实力获得了海内外专家的认可,迈向全球一线行列。
“第23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影响力指数致优榜单”也于昨天揭晓。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话剧《茶馆》、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芭蕾舞剧《斯巴达克斯》、上海歌舞团舞剧《李清照》、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芭蕾精粹》等10部作品上榜。其中,境外优秀剧目6部,境内优秀剧目4部,涵盖音乐会、话剧、舞剧、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
与此同时,第24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参演剧(节)目、委约作品、“艺术天空”惠民演出、“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以及“聚焦中国”项目的申报、征集工作全面启动。即日起至3月31日,都可至艺术节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获取申报、征集报名表。
本报记者 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