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5日 星期五
上转签约居民诊后下转社区 老房加梯“新选择” 约三分之一的人会患带状疱疹 医生在手术室外远程“开刀”成功 2025版“沪惠保”保障力度更强
第6版:上海新闻 2025-04-23

约三分之一的人会患带状疱疹

专家建议五十岁以上慢性病患者接种疫苗预防

4月25日是全国预防接种日。昨天,“健康中国家,疫苗护万家”科普活动在浦东三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举行。本报“医本正经聊天室”邀请华东医院疼痛科主任郑拥军、同仁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邹大进和三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潘培英,做客“新民健康大讲堂”,聊聊医防融合、预防接种等话题。

记者了解到,一些中老年人受慢性病严重威胁,易罹患感染性疾病,一旦感染会使原本脆弱的机体“雪上加霜”。中老年人常见感染性疾病包括带状疱疹、流感、肺炎球菌性疾病等。数据显示,大约三分之一的人在一生中会患带状疱疹,50岁以上为易发人群,年龄越大越容易患病,病情也更严重。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导致的皮肤病。同时、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会侵犯神经节,导致神经损伤。”华东医院疼痛科主任郑拥军介绍,“带状疱疹引起的神经痛非常顽固、严重和持久,其疼痛可持续10年以上,部分病例甚至长达20至25年。若给疼痛打分的话,这个疼痛会在5分以上。”由于长期疼痛的困扰,带状疱疹患者常出现严重的抑郁和焦虑情绪。

慢性病患者则离带状疱疹更近——相比于一般人,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患者罹患带状疱疹风险增加26%—41%。同仁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邹大进解释,慢性病患者的自身免疫抵抗能力下降,对其他传染性疾病的易感风险会增加。因此,慢性病患者得带状疱疹的比例会更高,建议50岁以上的慢性病患者,尤其是糖尿病患者要接种带状疱疹的疫苗进行预防。

慢性病并非疫苗接种的绝对禁忌,相反更需要科学规划和专业指导。社区全科医生作为“健康管家”,在日常诊疗中起到关键的评估与引导作用。三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潘培英提醒,中老年人尤其是有慢性病的群体,如果处于疾病稳定期,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降低罹患带状疱疹的风险。接种疫苗前,可就疫苗的保护效果、保护时长、接种禁忌、安全性等信息咨询专业医生。

在活动现场,邹大进分享了一组特别的“健康电话号码”,为慢性病患者提供了简明易记的健康管理标准:“13080-6-18-24-0”。130/80是血压控制的达标线,将血压维持在这个水平能显著降低脑卒中和心梗风险;6代表空腹血糖要小于6mmol/L,糖化血红蛋白小于6%,这是血糖管理的双达标;18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理想水平小于1.8mmol/L;24是体重指数(BMI)的安全上限,建议控制在21-24之间;0代表戒烟戒酒。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健康促进处处长王彤表示,上海持续强化爱国卫生和健康促进体系的建设,不断夯实建设社区卫生服务的网点,持续推动社区卫生服务的高质量发展。未来将聚焦上海居民实际的疾病预防需求,打造更接地气、更贴民生的疾病预防接种服务体系,共同推动形成成人预防服务新范式。 本报记者 郜阳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