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8日 星期四
庭院繁花开  转角遇见美 老旧电梯更换有“国补”了 静安打造全球服务商“高地” 七星列阵,构建AI创新超级节点
第2版:要闻 2025-05-06

老旧电梯更换有“国补”了

晶华园小区13台电梯“整建制”更换

近日,晶华园小区维修基金的账户上多了一笔“巨款”——195万元,这是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住宅老旧电梯更新项目的资金拨付款项,物业经理陈华赶紧在朋友圈向居民朋友发布这一好消息。

去年10月,住宅老旧电梯更新被纳入了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的支持范围,使用15年以上的电梯更新每台可以补贴15万元,这一利好消息被称为“国补”。今年3月,江宁路街道把“商品房老旧电梯批量更新”写进“2025年党建引领网格治理十大善治项目”里,再把文件、方案里一字一句变成一台台畅通无阻的“安全梯”“幸福梯”。

陕西北路上的晶华园小区,一共13台电梯,这次一口气“整建制”更换。它们并非一开始铆着“国补”去的,而是赶巧了。13台电梯均“服役”20年,居民要更换电梯的愿望一直很强烈。2023年底,小区召开业主大会通过了更换老旧电梯的决议。没承想,2024年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住宅老旧电梯更新项目的政策“喜从天降”,晶华园的13台电梯全部符合条件——对使用20年以上的老旧住宅电梯,在尊重居民意愿的基础上,鼓励引导居民实施更新;对使用15年以上不满20年的老旧住宅电梯,要结合居民意愿、安全评估结论,科学评估更新改造的必要性,确定更新改造的具体方式。

今年,恰逢江宁路街道实施“住宅小区老旧电梯更新专项行动”。有了街道的全流程规范指导,换梯速度明显加快。街道明确各阶段权责后,物业与业委会对补贴申请、施工协调等环节更加得心应手,虽然推进过程中仍有磨难,但凭着积攒下的“好人缘”都能化解。

作为利民惠民的大好事,推进难点究竟在哪里?在晶华园,13台电梯先后开工期间,工程噪声引发不同诉求:家有考生的家庭希望停工,盼新梯的居民则希望加紧施工。得益于街道专项行动建立的职责分工、协调机制,街道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市场监督管理所、社区平安办、物业公司、居委会、业委会多方联动,通过暂停施工、后续赶工等方式平衡需求。居民看到各方真诚态度,也能将心比心。

去年开始,江宁路街道市场监督管理所共为辖区内71台电梯提供了免费“体检”,今年还将为6个小区的65台电梯提供检测。虽然有些够不上“国补”条件,但是居民不在意:“检测给我们吃了‘定心丸’,让我们知道电梯离‘不安全’还有多远。”

“更换老旧电梯是刚需,无论是否符合‘国补’条件,该换的,必须换。”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维修基金尚有余额,可以走流程动用这笔钱,如果维修基金已不足够支付,那就需要另外考虑。但无论面临哪种情况,有一点是不变的——民生工程的落地、实施,需要多方协同作战、拒绝“躺平”,才能迎来共赢的局面。 本报记者 陈佳琳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