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新政出炉,姚明再点“三把火”
第A09版:CBA 2019-10-21

新政出炉,姚明再点“三把火”

薛思佳

为了提高中国篮球整体水平,姚明绞尽脑汁

10月17日,CBA联盟在北京召开CBA俱乐部投资人会议暨股东会第七次会议,会议通过了《CBA联盟“敢梦敢当”联合宣言》,同时经过讨论和表决通过了CBA联盟战略发展共识和一系列改革议案,涉及国内球员工资帽、外援政策、青训准入和俱乐部爱国主义教育以及价值观培养等多方面内容。在兵败篮球世界杯之后,这一步被外界视为中国篮球大刀阔斧进行改革的决心和信号,但与此同时也招致了不少非议。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薛思佳

实行工资帽需要透明化

在多项改革措施中,工资帽的推出毫无疑问是最受关注的一项。自2020-2021赛季开始,初始工资帽的基准值为3600万元,缓冲值为1200万元,初始工资帽上限为4800万元,下限为2400万元,新签署合同的球员将按照联盟制定的标准合同统一模板,其中单一球员最高合同工资限制为该赛季工资帽基准值的25%,2020-2021赛季为900万元。

在CBA实施管办分离之后,工资帽的推出就被推上了CBA联盟的议事日程之上,“工资帽政策必须建立在能够准确掌握各支球队的财务状况的基础之上。我们现在对各家俱乐部准确的财务成本构成还都不是很清楚,那么无论这个工资帽设定在哪个水平,都有可能产生问题。”姚明在上赛季总决赛期间接受采访时曾经说道,如今过去了不到半年的时间,这一制度终于问世。毫无疑问,工资帽的设立从根本上是为了保护各家俱乐部投资人的利益,尤其对于财力并不雄厚的中小俱乐部而言,他们能够用更为低廉的价格留下自己队中的当家球星,避免遭到其他球队的“挖角”。事实上,CBA联盟从去年全面推行《标准合同》开始,就已经释放了这一信号,如今工资帽的推出更是进一步为联赛设立了一个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避免各家俱乐部之间贫富差距的加大,保证投资人的积极性以及联赛的观赏性。与此同时,工资帽的设立将催生更多的人员流动,对于整个联赛而言,将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

工资帽想要顺利推行,摆在CBA联盟面前最大的一大困难是,如何让每个球员的合同做到彻底的透明化和公开化,毕竟在过去20年中,屡见不鲜的“阴阳合同”始终是无法解决的顽疾。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自由球员的争夺战中,薪水往往并非是各家俱乐部的唯一筹码,甚至被加上了户口、代言等一些颇具“中国特色”的条件来吸引球员加盟,这从某种程度上是为球员提供了额外的利益,尽管CBA联盟在近期严打这样的“中国式合同”,并且对触犯条款的球员进行处罚,但想要彻底杜绝这一现象的发生,让工资帽得到有效的实施,或许还需要CBA联盟好好动一番脑筋,毕竟对于吃“青春饭”的球员而言,薪水和利益将是他们考量的第一条件。

矛盾政策 压缩外援出场时间

牺牲联赛 为国家队培养人才

在篮球世界杯结束之后,路易斯·斯科拉的一段采访曾在网络上引起热议,这位阿根廷球员表示CBA联赛应该进一步开放外援政策,让国内球员在更为激烈的环境中找到生存的对策,从而提高国家队的实力。仅仅过了一个月之后,CBA联盟就对联赛中的外援政策进行了两方面的调整,但看似从CBA联赛角度出发的改革,实际上却矛盾重重,反而更像是为了国家队进行服务。

据了解,自2020-2021赛季开始,俱乐部可自主决定增加外援注册数量最高至4人,每场比赛最多可报名2名外援。同时,每支球队外援上场为4节4人次,每节最多一人次,上赛季成绩排名最后4位的球队可以使用4节5人次,并且不再允许在进入季后赛之后新注册外援或更换注册外援。对于CBA联盟来说,想要保证比赛的精彩程度,就是要创造条件吸引更多的外援加盟,但与此同时,中国男篮在篮球世界杯上的惨败,又让联赛承担起了培养国手的重任,而外援往往会抑制他们的出场时间,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两条矛盾的外援政策就此应运而生。值得一提的是,亚洲外援的政策也将成为CBA联赛中的“过客”,一方面是为了杜绝出现个别球队通过“摆烂”来争取三外援的红利,另一方面则是希望给国内球员提供更多的出场机会,同时也是避免未来在亚洲赛场上出现“狼群”的可能性,这对于称霸亚洲多年的中国男篮来说,多少显得有些唏嘘。

一方面是CBA联赛的观赏性和关注度,一方面是为国家队培养人才,在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CBA联盟最终向后者进行了妥协。尽管在外援注册人数上扩大至4人,但对于大部分球队而言,他们只会在外援的挑选上变得更为谨慎,而并非用更多的代价来换取可能的球场竞争力,毕竟在现如今的CBA联赛,每家俱乐部的投入与回报并非成正比,多数都处于“赔本赚吆喝”的情况。

与此同时,减少外援的登场时间,似乎让斯科拉口中的国内球员“高枕无忧”进一步成为了现实,“以牺牲联赛水平为代价,减少外援使用来为国内球员创造锻炼机会,是一种最简单粗暴的做法,通过限薪和工资帽来限制外援的能力才是正途。”长期观察欧洲篮球联赛发展的篮球评论员王健说道。在单外援政策实施之后,丁彦雨航、赵睿等年轻球员开始崭露头角,洲际比赛成绩不错的国家队一度让外界以为尝到了联赛改革的甜头,但世界杯的成绩却如同一盆冷水浇在了他们的头顶,而如今的新政更是进一步缩减了国内球员与外援同场竞技的时间,多少让人有些百思不得其解。

开发青少年赛事 狠抓俱乐部青训

除了在CBA联赛这个顶层设计上做文章之外,CBA联盟对于各家俱乐部青训同样提出了实质性的要求,从基层着手扩大各支球队的选材面,“各俱乐部将逐步完成两个梯队的青训体系,参加CBA青少年赛事,建立俱乐部长期运营的青训基地。”

在易建联之后,中国男篮似乎还没有找到能够接过其手中火炬的那个人选。事实上,除了成年队兵败世界杯之外,中国男篮各支青年队近年来在洲际大赛、世界大赛上的表现同样不尽如人意,郭昊文、徐杰、王泉泽为首的中国国青队以1胜6负的战绩位列今年U19世青赛末尾,为中国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敲响了警钟。据了解,长期集训的中国国青队享受着国字号的训练保障以及全年超过30场比赛的锻炼机会,但这从另一方面折射了各个地方、各支运动队对于青训上的不重视,导致队员只能在国家队进行比赛,得到锻炼和提高。

根据《“敢梦敢当”联合宣言》中透露,CBA联盟将在未来丰富青少年和国家化赛事体系,逐步试点开发少年CBA和CBA梦想联赛等一系列青少年赛事,而其中的费用将来自于各家超出工资帽上限或者低于工资帽下限的俱乐部向联盟缴纳的青训调节费。与此同时,CBA联盟将配合中国篮协的青训筑基行动计划,逐步升级青少年运动员机制,加大俱乐部青训投入,同时呼吁、恳请社会各界改革传统的运动员注册“户口簿”制度,试点体育、教育和社会资源深度融合的竞赛打通体系,共同培养青少年篮球运动员。

“CBA联盟的每一位成员,应当众志成城,以实际行动敢于梦想,敢于担当,为中国篮球的伟大复兴而努力,为中国建设现代化体育强国而奋斗终生!”CBA联盟在《“敢梦敢当”联合宣言》中写道,在篮球世界杯失利的催化下,一系列的改革就此进入CBA联赛的历史,有人拍手叫好,有人提出质疑,不过任何的改革都无法立竿见影,唯有交给时间去证明,但愿这一次中国篮球迈出了正确的步伐,而没有开“历史的倒车”。

◆工资帽·顶薪900万元

CBA联盟表示,为了尽快遏制国内球员薪资增长过快的趋势,促进CBA联赛可持续发展,联盟股东会一致同意设置工资帽,并统一球员薪资结构,包括合同工资(基本工资和赛季排名为基础的绩效工资)和单场赢球奖。自2020-2021赛季开始,初始工资帽的基准值为3600万元,缓冲值为1200万元,初始工资帽上限为4800万元,下限为2400万元。实际合同工资支出超出工资帽上限或者低于工资帽下限的俱乐部,应向联盟缴纳青训调节费(比例逐年递增,2022-2023赛季起为100%)。调节费由联盟专款专用,统一用于青训和CBA品牌青少年赛事。

自2020-2021赛季起,新签订合同的球员将按照联盟制定的标准合同统一模板,其中单一球员最高合同工资限额为该赛季工资帽基准值的25%,2020-2021赛季为900万元。对于超过该金额的球员合同,联盟将不予注册。为鼓励高水平外援加盟CBA联赛,暂时不设定外援工资帽。

◆外援·注册4人报名2人

为提高国内球员竞技水平和训练质量,在联赛当中增加与多元化高水平外援对抗机会,自2020-2021赛季开始,CBA俱乐部可自主决定增加外援注册数量最高至4人,每场比赛最多可报名2名外援。同时为增加国内球员出场时间,挖掘年轻球员潜力,打造国家队储备人才,自2020-2021赛季开始,每支球队外援上场为2人(最多)4节4人次,每节最多一人次(任一时刻只有一名外援在场上)。

但为保证联赛的平衡性和观赏性,除八一队之外,上赛季成绩排名后4位的球队,每支球队外援上场定为2人(最多)4节5人次,最后一节最多一人次。进入季后赛后,不再允许新注册外援或更换注册外援,所有球队(八一队除外)均适用4节4人次。

◆青训·完善梯队建设

为进一步夯实CBA俱乐部人才培养基础,为CBA联赛和各级国字号队伍输送高水平后备人才,各俱乐部将逐步完成两个梯队的青训体系,参加CBA青少年赛事,建立俱乐部长期运营的青训基地。

从2019-2020赛季起,CBA联盟将进一步加强CBA俱乐部和球员爱国主义教育和价值观培养。各俱乐部和球队必须成立爱国主义教育和价值观培养小组,定期展开各种形式的社区化和公益化教育和培训活动,并严格遵守俱乐部运动员教练员行为规范。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