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努力工作,也是为了陪伴申花
第A06版:球迷谱 2019-11-06
一次次打着“飞的”回国支持申花的“花粉”——

努力工作,也是为了陪伴申花

陈嘉明

球迷谱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名申花球迷,就有一千种支持申花的方式。时隔两年重返足协杯决赛,这让许多申花球迷都提前安排好了此次济南之行。对于蓝魔资深球迷陈芸而言,她所选择支持申花的方式,就是在10月底从海外出完差飞回上海后直接乘坐高铁赶赴济南,看完比赛的第二天稍作休息便又立即飞回上海接着赶赴海外出差。如此疯狂的举动可能让外人感到不甚理解,只不过在她心里,这些太过平常,都是陪伴着申花,爱着申花的最好证明。因为在陈芸看来,努力工作,也是为了陪伴申花。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陈嘉明

“必须去现场见证”

把时钟拨回到8月19日的那个夜晚。申花在足协杯半决赛中凭借沙拉维的梅开二度客场3比2战胜大连一方,昂首挺近决赛,申花球迷不禁畅想着即将到来的巅峰之战。一天之后,另一场半决赛的结果出炉,老对手山东鲁能成为了申花在决赛中的对手。陈芸得知后,立即开始着手一系列的准备工作:请年假、订机票、订酒店、安排工作和看球的来回行程,“这肯定要去啊,好不容易赢了大连闯进决赛,而且抽到先客后主的有利赛程,必须去现场见证,希望最后能在主场捧杯!”陈芸激动地表示。

“申花进决赛真是出乎意料,上半年的保级形势那么危险,然后足协杯还是一轮一轮过,特别是客场踢泰达那场,明明已经放弃了改上全替补,居然还是赢了。”回忆起那场逆袭,陈芸也是感慨不已。既然申花还有机会,那就接着拼,每一场都全力以赴,说不定能有意外收获,大家无愧于心即可。

因为工作的原因,陈芸出差非常多,所以远征基本要看是否有空余的时间。她每年都会陪着申花去6至8个客场,做不到全勤,但也算是尽力了。在她看来,这次足协杯决赛和平时联赛相比,更需要去到现场陪伴球队。后来得知比赛前自己需要去海外出差,她便左右推敲,预订了最快的航班回国,然后顾不得休息马不停蹄奔赴济南。“阿拉立了看台高头,和侬一道战斗!”这句脍炙人口的看台之歌歌词,也是陈芸乃至千千万万名申花球迷内心最真实的写照。

希望“梦回2017”

内心承载着一个伟大的梦想,披着“申花是冠军”的围巾,陈芸踏上了北上的高铁。她的心愿则是梦回2017,不过又不太敢表达得很明显,开玩笑说是怕“毒奶”。一路上看到大量穿着N98外套的球迷,在朋友圈中也刷到许多坐高铁的朋友发来在火车站、高铁上的照片,甚至还有前一晚申花球迷包了整个卧铺车厢的情景,大家谈笑风生,把酒言欢,场面甚是壮观,各自怀揣着同一个心愿,奔赴“战场”。巧合的是,陈芸的妈妈当天也是从上海乘坐高铁去北京,在车上看到很多穿申花球衣的球迷,发微信给她感叹申花球迷过于“吓人”,知道会去很多人,没想到竟然去了那么人,难以置信,既惊讶又感动。

下了高铁,陈芸来到申花全队下榻的酒店,看到全队去吃饭,到了餐厅楼层柏佳骏给队友们指了一个错的方向,然后被教练组嘲笑了一通,看得出大家关系很好,让她觉得赛前的氛围非常轻松惬意。朱辰杰在陈芸看来也非常可爱,当她问起他哪天去国家队集合时,小朱一脸茫然,然后开始很努力地回想,特别认真地在那里想,连球迷和他合影还在想,大概想了两分钟,才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说是比赛后就要去报到了,令人哭笑不得。

球场外的“蓝色海洋”

当陈芸抵达济南奥体中心门口时已临近下午5点,球场外早已聚集了大量的申花球迷,把过道、平台渲染成一片蓝色的海洋,仿佛此刻置身于虹口足球场,感到熟悉而又亲切。“其实到了场外,倒也不是很紧张,因为排队拿球票什么的也是等了许久,然后就在球场外面和认识的朋友聊天,探讨崔康熙会怎样排兵布阵。”回忆起进场前的场面,陈芸也是笑了笑。虽说是在客场,可是身处众多“蓝血人”之间,心里并不害怕。后来看到出场名单两边后卫是艾迪和孙凯,中后卫是老毕和小朱,中场是小蒋和彭欣力,内心也有些担忧,总感觉这样不一定扛得住对手的冲击。

比赛上半场,在陈芸看来,就感觉是半场攻防演练,申花基本没有进攻,连金信煜都在防守。客队球迷看台正对着鲁能进攻的方向,球迷一直都是提心吊胆地在看比赛。比赛进行到第40分钟,申花终于还是犯了错。蒋圣龙在禁区内对吴兴涵的犯规被判了极刑,申花球员都上前围住主裁讨要说法,解释着刚才发生的一切。然而马日奇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拒绝看VAR回放。当陈芸在看台上看到小蒋的动作,心中顿觉不妙,也感觉要被判点球了。不过球迷们都没有过多苛责他,只是觉得他还是经验欠缺导致。她开玩笑地表示,希望这时候孙世林能够“仙人指路”告诉李帅扑球的方向,毕竟他曾经帮助过陈钊扑出过点球。

中场休息时,球迷们都在讨论下半场应该做出人员调整来改变场上的局势。陈芸认为,申花的后手是伊哈洛,而鲁能的后手则是刘彬彬。果不其然,崔康熙下半场换上了尼日利亚人。然而令陈芸及众多球迷不解的是,为何换下的是沙拉维而不是金信煜,因为下半场开始时沙拉维的表现有所起色。换上伊哈洛没有问题,因为他有冲击力,可以丰富进攻的手段,只是换下沙拉维有点尴尬。而经过调整,下半场进攻端明显比上半场打得有内容,也创造了好几个机会,可惜没有抓住,偏偏还遇到了状态爆表的王大雷,陈芸内心略微有点遗憾。

场上的球员奋力奔跑,看台上的球迷也不甘寂寞。看到下半场球队有了攻势,球迷们纷纷唱起嘹亮的看台之歌,打着强有力的节拍,挥舞双手,为球队鼓励呐喊。陈芸也和周围的球迷一样,不断燃烧战斗欲望,甚至觉得比在主场还要有气势。此番远征球迷众多,超出了预期的一千个名额,鲁能方面也是极尽地主之谊,开放了三个看台供申花球迷入场,这也让陈芸颇为感动于鲁能球迷的大气和友好。虽说是足协杯决赛那么重要的比赛,却没有剑拔弩张的感觉。

“主场一定嗨到爆”

比赛结束,申花0比1负于鲁能。输球的结果并不可怕,这也在陈芸和许多球迷的意料之中,不过没有客场进球,这对两回合的杯赛而言,无疑是极具打击的。然而乐观的陈芸认为,换个角度想一下,待到12月6日回到主场,对于申花而言还是有机会的,一球的差距也不是不能挽回,虽然难度不小,不过希望也不小。

从她内心来说非常希望看到申花在虹口捧杯,这和两年前在八万人心情不一样,主场的气氛一定嗨到爆,希望球队能在虹口穿上金色冠军服,毕竟2015年输给苏宁(舜天)太过悲伤,至今回想起仍觉得遗憾。

虽然她对主帅第一回合中的换人不甚理解,包括换下沙拉维,没有换上孙世林或者钱杰给这类防守能力更强的中场球员以缓解后场的压力等等,但是她觉得作为康熙这种经验丰富的教练应该会总结教训,合理安排一个月后的第二回合较量,还是会选择相信康熙。对于球队和球员来说,陈芸也建议不要给他们太多的压力,面对鲁能这样一路淘汰了苏宁、国安、上港进决赛的强队,还是要以拼为主。

努力工作,当好“花粉”

看球也是一种追星,用在陈芸和她的朋友身上再恰当不过了。每次去客场,她都会拿着球衣、围巾、球票、照片、队长袖标等帮朋友找球员签名,也算是她远征的任务。在看台上见到很多相识的球迷,大家相互致意,感觉特别开心,因为在上海见面的机会不多,反而是在客场能经常见面。在陈芸看来,相对于主场,如果有能力的话还是去客场支持球队更好,因为我方往往只有几百人,而对面有几万人,虽然力量有限,歌声也没有那么嘹亮,不过在客场还是希望球员可以感受到球迷们的支持。大家也都很理性看球,面对蒋圣龙的失误,没有所谓的“喷子”,而是给予了充分的理解,非常好地展现了球迷的风采。

陈芸由于从事销售售后工作,业务繁忙,经常国内外出差。但是她一旦有空,就会远征陪伴球队,或者是请年假去看球。如此频繁地远征看球,会影响工作吗?幸好陈芸遇到一位通情达理的老板,在她圆满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也不会过多干涉自由,还打趣道“要是你工作有像对球队那样的热情就很好了,哈哈哈”。有一年联赛申花踢恒丰,她当时身处韩国,首尔没有直飞贵州的航班。她仔细想了想,还是颇费周折转了几次机去到了贵州。

多次打“飞的”的经历也让她时常有机会偶遇球员。有一次她遇到钱杰给,先是和他聊了关于他微博的事。因为钱杰给的微博是中文的,陈芸问他是自己发的吗?他已经学会中文了?他说还在学习,每周有两节中文课,但其现在的中文水平还发不了微博,所以他都是写完后发给他妈妈帮助翻译成中文后再发的。陈芸的朋友都说她是“花粉”,顾名思义:申花铁杆粉。她也是频频点头,颇为自豪地认可。她的身边也有着这样的朋友,经常开玩笑说“努力工作也是为了陪伴申花”。陈芸心里一直认为,陪伴都是相互的,等老了后会有很多值得回忆的故事,这些回忆以后也是一直陪伴着申花球迷的。

“经历了2015年和2017年两年的足协杯决赛,今年是五年内的第三次决赛,对于冠军的渴望从未改变,甚至更为强烈,因为申花球迷始终有一颗冠军的心”。陈芸推了推眼镜,咪了一口咖啡,平定一下激动的心情。她发自肺腑的话语,也是所有申花球迷内心共同的写照。虽说首回合局势不利,不过这并不会影响球迷继续战斗的心情,大家还是会一如既往地站在看台上,站在球队身后,呐喊出最动人的口号,和球队一起为了冠军梦,而战!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