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2日 星期五
有需求才有投资 于睿 低调着等待机会 韬光四年 内援“扎好篱笆”
第A09版:上港 2020-02-10

有需求才有投资

刘闻超

文/刘闻超

众所周知,上港俱乐部上一次在转会市场上出手,还是在2015赛季,那一年,球队引进了孙祥、于海、石柯以及现如今转会至江苏苏宁的杨博宇,尽管后来几个转会窗口,也有过一些小范围的人员流动,但基本上都并未在一线队有过亮相,反倒是最初引进的四人,除杨博宇外,其他都为球队效力至今,孙祥则成了俱乐部副总。

一直以来,上港在内援市场上始终比较低调,这种低调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球队追求“自我造血”的功能,大力培养本俱乐部中的梯队年轻人,即便没有“U23政策”的推出,上港在梯队层面的投入也是中超最多的之一;另一方面,俱乐部早早喊出了不去跟风国内球员身价泡沫市场的想法,以至于过去多个转会窗口,虽然也有不少名字曾被拿来和上港联系到一起,可最终都证明是“抬价”居多。

过去几个赛季,上港阵中涌现了不少优质的年轻球员,在奥预赛上发挥出色的四名国奥球员是其中的典型,陈彬彬、胡靖航、陈威以及魏震,如今分别在一线队中有过亮相,当然,对于任何一家有志于不断完善自我的俱乐部而言,买人与“自我发展”其实并不矛盾,除了扩充实力外,还能刺激队内竞争。伴随着中超限薪乃至一系列更加趋于理性的政策落地,上港也重新开始在市场上寻找合适的目标。此番引进的两名内援中,买提江是合同到期自由身加盟,因此并不涉及转会费,上赛季结束后,双方开始有了联系,就球员能力而言,去年年底刚刚代表国足选拔队征战了东亚杯的比赛,其在中场能攻能守的特点,也符合教练组的需要。

至于于睿,他的引进过程其实并不复杂,虽然是从中甲联赛来投,不过其效力的长春亚泰俱乐部并不为球迷陌生,他的高度以及对高空球的一点争夺,同样是上港后场所需要的风格。

能力、环境、性格,是上港在选择内援时的几个着眼点,一如佩雷拉在两人见面会上说的那样:“他们的性格和脾气也都很不错。”从位置来看,两人都司职中后场,亦符合佩雷拉重视防守、立足后场的战术思路,更重要的是,两人都能够适应主教练对于不同体系的需要。时隔四年的再次出手,上港并非赌博,而是一次结合自身需求的投资。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