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中国足坛,“良心”这两个字,多次上了热搜。
“良心”一词,最早出现于儒家经典《孟子·告子上》中,其将良心定义为仁义之心,包括了恻隐、羞耻、恭敬、是非之心等。宋代大儒朱熹在《论语集注》中注解,“良心者,本然之善心,即所谓仁义之心也。”明代著名思想家王阳明将良心视作人之本心。良心涵盖了仁义礼智信,忠孝廉洁,知恩报恩,温良恭俭让等诸多美德。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文化都把“讲良心”视为做人之本分和道德之源泉。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李冰
作为教练,吴金贵一直觉得到了自己现在这个年龄,就算达不到心静如水的境地,但至少应该能够做到泰然处之,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做教练做了这么多年,什么事情没经历过啊?很多东西早就已经看开了。”
直到这个中超赛季的第七轮,他执教的青岛黄海队“主场”对阵河北华夏幸福队的下半场第33分钟时,遭遇对手严重犯规的亚历山德里尼因为倒地后的一个报复动作被主裁判张雷红牌罚下之后。
虽然已经过去了将近五个月,但是对于当时发生在球场上的一幕,吴金贵依然记得相当清楚,赛后外界根据现场视频对他用手拍着胸口关于“良心”的解读,他也没有否认,不过他更加关注的,还是对于裁判判罚这个足球场上从来都充满着争议的话题。“作为足球从业者,我从来都觉得应该互相理解,教练队员也好,裁判也好,并不是对立的,而是大家应该一起努力,目标一致,为球迷奉献一场精彩的比赛。现代足球的比赛节奏非常快,对抗强度也很高,裁判判罚起来的难度也更大,所以即便出现了一些漏判或者误判,我们都能够理解,包括英超还有德甲西甲也会有类似的情况,只要不是非技术性原因造成的,都是可以接受的。”
吴金贵是在今年中超联赛打完第三轮之后接手青岛黄海队的,在他的带领下,这支升班马球队先后逼平了上海上港和北京国安两支强队,并且在与天津泰达队的比赛中拿到了这个赛季的第一场胜利,展现出了相当强劲的上升势头,甚至被视为可以冲击前四的“黑马”。“总体来讲,青岛黄海无论整体实力还是球员参加中超联赛的经验,跟那些老牌球队相比都有差距,之所以能够在一段时间内表现不错,很大程度上靠的就是一股劲和一口气,因为联赛一直在踢,基本上没有调整的时间,一旦这股劲和这口气因为外部原因泄掉了,造成的影响可能就是致命的,毕竟像广州恒大和北京中赫这样的强队,不管外援还是本土球员,换上一个两个影响不大,但我们肯定做不到。”当时让吴金贵愤怒的是,在亚历山德里尼被红牌罚下之前,华夏幸福队球员连续对他犯规,而且之前的比赛当中,裁判的判罚尺度也并不一致:“如果连公平都做不到的话,还谈什么公正啊?”
可惜的是,吴金贵的愤怒,似乎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19天之后的第11轮联赛中,张雷执法的比赛中,再次出现了极具争议的判罚,球迷也只能用满屏的“良心去哪儿了”来表达自己的不满与无助。
不甘的鲁能PK“抱团”的裁判
让鲁能泰山队上下甚至很多足球圈内人揪心的一幕,出现在了足协杯决赛对阵江苏苏宁队下半场比赛第22分钟的时候。
在苏宁队助攻上前的右边后卫阿布都海米提一脚传中打到宋龙的胳膊上弹出底线之前,鲁能队凭借着王彤在下半场开场3分钟时的进球1比0领先,如果江苏苏宁队凭借点球将比分扳平,接下来的比赛走势自然会改变,或许也就不会有佩莱8分钟之后帮助鲁能泰山锁定胜局的第二粒进球了。最终,当值主裁判石祯禄在与视频助理裁判沟通之后,维持了角球的原判,也避免了有可能引发的又一场“裁判风波”。
对鲁能泰山球迷而言,“误判”已经成了这个中超赛季的“敏感词”,而更让他们无法接受的是,很多时候,他们支持的这支球队,都是“受害”的一方——10月18日,鲁能泰山俱乐部向中国足协提起申诉,认为与北京中赫队的比赛当中,对手打进的两个球都是明显的错判,“我队希望裁判问题能引起中国足协的高度重视,以后减少或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确保比赛的公平、公正。”
八天之后,鲁能泰山再次遭遇来自裁判的“当头一棒”,尽管中国足协在第二天上午的中超裁判工作会议上结合专家评议结果认定,10月26日晚河北华夏幸福与山东鲁能比赛最后时刻,当值主裁吹掉鲁能队费莱尼“绝杀球”的判罚为误判,但无论比分还是比赛结果都已经不可能改变了。
不甘心总是“吃亏”的鲁能球迷,开始用自己的方式“维权”,继去年的傅明之后,另外两名执法过鲁能队比赛的主裁判的论文也被扒出来被举报涉嫌抄袭。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论文事件”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网上也流出了一段马宁从裁判员驻地出发去比赛场地之前,众多裁判列队欢送并且为他鼓掌加油的视频,这也被外界视为中超裁判或许会“抱团”针对鲁能的一个信号。
也正因为如此,在足协杯决赛最终以鲁能泰山2比0取胜捧杯结束,此前刚刚夺得了中超联赛冠军的江苏苏宁队也没有什么明显不满之后,一位圈内人士用“皆大欢喜”为2020赛季中超做了总结:“不敢想象,万一鲁能因为那个手球没拿到冠军的话,这得出现多少不同版本的‘阴谋论’啊?”
陈戌源谈判罚——
98%的判罚是准确的
中国足协主席陈戌源在本赛季中超联赛完美落幕之后,接受采访时谈到了关于下赛季中超的安排以及本赛季争冠过程中的一些争议,并且大方承认在这过程中的裁判判罚存在了错判和误判等行为。
整个2020赛季中超联赛裁判判罚争议不断,不仅球迷反应强烈,各大俱乐部也在竞赛过程中多次在不同渠道中提出“不公平”的问题,足协主席陈戌源在接受采访时回应了这一问题。
“裁判对规则的理解,业务能力水平的提高,确实存在差距。我们知道这是客观存在的问题,所以我们希望在明年的比赛中能做得更好。”他还谈到公正执法的问题,认为公正执法并不是所有判罚都百分之百正确,而是需要足够的公平公正。
在面对判罚数据时,陈戌源则认为:“我们对裁判工作进行了简要小结,请第三方进行了评估,他们给我的数据说98%的判罚是准确的。但是从要求上来讲,2%的误判也是不能允许的,因为这2%很有可能扼杀了一支球队一年的努力。我们希望大家能给裁判一点成长空间,而不是口诛笔伐。”
所以从上面的这一番发言来看,足协主席承认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错判和误判的行为,这与裁判本身的职业素养有关,但是并不认为存在黑暗事件,也不存在不公正的行为。
“现代足球的比赛节奏非常快,对抗强度也很高,裁判判罚起来的难度也更大,所以即便出现了一些漏判或者误判,我们都能够理解,包括英超还有德甲西甲也会有类似的情况,只要不是非技术性原因造成的,都是可以接受的。”
■裁判专家谈
“判罚必须尺度一致”
本赛季中超联赛首阶段于9月30日结束后,围绕赛事的各类话题讨论令足坛内外意犹未尽,其中比较引人关注的一个焦点便是中超联赛裁判判罚表现。
裁判专家认为,判罚尺度不统一成为本赛季中超最严重的问题。“尺度不统一,裁判没法判,本来非常合理的身体接触吹成点球,明显的犯规又不敢吹。国际足联对在罚球区里为了争抢球产生轻微身体接触是允许的,这是足球比赛的一部分,把这种动作判为犯规,那么球员在罚球区就不敢做动作了。”他说,“国际足联从去年一直强调footba ll understand ing(理解足球规律),我们一定要在国际足联规则的大框架下进行判罚,而不能出现一套中超自己的规则,不能国际足联认定的犯规动作,中超认为不犯规,国际足联认定的不犯规动作,中超认为犯规。这样在公众面前是解释不通的。再就是VAR介入有很清晰的前提,即进球、点球、红牌和处罚对象错误四种情形,该介入就得介入。同样的动作,张三本场判了,李四下一场不判,不引起争议才怪。国际足联强调规则的统一性、尺度的一致性,这是非常重要的。”他还认为,上述问题的出现应该是裁判主管部门对规则、尺度的理解出现了偏差。
不过,该裁判专家并不支持请外裁,其理由一是要培养本土裁判人才;二是请外裁成本较高;三是外裁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而且也出现过争议。他表示,2018、2019赛季中国足协多次邀请外裁,使得本土裁判历练机会减少,在今年空场和场内观众较少的情况下尚且出现判罚争议,如果在每场有几万观众的压力下,或许会出现更大争议。他还建议,裁判要实事求是,不能判错了还要自圆其说,那以后就会出现更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