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元林和科比一同手把手地教上海小球员打球
科比主题球馆 本报记者 钮承超 摄
球迷谱
12岁第一次在电视上看到洛杉矶湖人队的8号科比·布莱恩特,1990年出生的蒋元林觉得自己的人生轨迹被改变了。这个飞天遁地的“爆炸头”就此开始走进了他的生命,留下了永远无法磨灭的印记,“我觉得他每天都在我的身边,从未离开过。”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薛思佳
科比主题球馆受到球友欢迎
自2018年球馆开业,蒋元林便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其中。NBA级别的地板,一应俱全的设施,球馆通过球友间的口口相传,受到了不少人的欢迎,而最吸引眼球的莫过于无处不在的科比元素,“所有的东西都是我们自己原创的。我们在走廊上以连环画的形式还原了《亲爱的篮球》,并且截取了洛杉矶当地一些纪念科比的涂鸦和壁画。”蒋元林坦言对于“80后”、“90后”而言,科比的知名度很高,他希望能够通过这些去烘托整个球场的氛围,而在球馆每天来往的人群中,身着科比球衣和球鞋的篮球爱好者也不在少数,“在通往球馆的必经之路上,我们张贴了一幅海报,上面写着‘你知道凌晨4点的洛杉矶吗?’我希望来到这里的所有人,包括小朋友能够通过这句话去领悟曼巴精神,这是科比带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科比曾说如果20年后,篮球依然是自己最大的成就,那他就失败了,所以他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并且和动画师合作完成了短片《亲爱的篮球》并捧走了奥斯卡小金人,而这些似乎都成为了推动蒋元林工作的动力。因为疫情的关系,蒋元林的球馆生意在过去一年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甚至有几个月是入不敷出的情况,而曼巴精神成为了他最强有力的精神支柱,“当我遇到挫折、困难或是迷茫的时候,我就会不自觉地想起科比。我经常和我同事说,办法总比困难多。”
把曼巴精神延续下去
2020年1月初,蒋元林选择了去洛杉矶度过自己的30岁生日,他买了三张洛杉矶湖人的主场球票,作为自己的生日礼物。这并非蒋元林第一次去洛杉矶,在科比的球衣退役仪式上,他买了一张板凳席后第三排的门票,在现场观看了科比的中场演讲,目睹紫金军团的8号和24号球衣冉冉升起,紧邻洛杉矶湖人的16面总冠军旗帜旁边。虽然科比·布莱恩特已经退役,但能够在斯台普斯中心度过自己的生日,也有着不同的意义,但让他没想到的是,回国不到两周的时间,一通电话吵醒了睡梦中的自己,“我的两个朋友打电话给我,告诉了我这个消息。”对于当时的种种,蒋元林没有讲述太多,只是用“蒙掉了”来形容自己当时的感受,“当时是无法接受的。一整个晚上都没有睡着。”值得一提的是,自此之后,蒋元林改变了自己睡觉的习惯,他会在床头亮起一盏米黄色的灯,伴自己入睡。他觉得这样的方式能够让自己睡得更踏实一些,就仿佛科比是他生命中的一盏明灯,一直都在指引着自己。
毫无疑问的是,作为科比的铁杆死忠,蒋元林和大多数球迷一样需要时间去消化这个新闻,去走出这段阴霾,不过喜欢运动的他并没有太过消极和颓废,“我觉得与其自己沉浸在这种悲伤中,不如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2018年,热爱篮球的蒋元林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家球馆,凭借着自己的热情和努力,他考出了各种与篮球、教育相关的证书,渴望让更多孩子感受篮球的魅力,“现在的小朋友知道更多的是库里、是哈登、是詹姆斯,对于科比的了解知之甚少,但我会把科比的故事告诉他们,让曼巴精神在他们中间延续下去。”
为见科比 人生中第一次坐头等舱
没有了科比,蒋元林还是和往常一样关心着洛杉矶湖人的动态,关心着和他有关的一切信息,“我有关注一些和科比相关的的自媒体频道,每天都在接受新的讯息,休赛期的时候也会看一些科比打球的精彩集锦、励志语录。我觉得自己的生活状态和他过世前没有任何不同,唯一的区别可能在于之前我一年会见他两次,但现在没有这个机会了。”2016年,蒋元林有幸第一次面对面地见到了科比,他在一次活动中和科比一同手把手地教上海小球员打球,这张照片至今仍被他挂在办公室的显眼处。而不到一年的时间,他和科比又在深圳的一家酒店中相遇,“我是当天下午才知道有这个机会,没有任何犹豫地就买了一张机票直飞深圳,当时只有一张头等舱机票了,这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买头等舱的机票。”在科比下榻的酒店,蒋元林和偶像有了第一次真正的互动,他毫不掩饰自己对科比的喜爱,并且告诉他自己明年在上海会有一座非常漂亮的球馆,希望科比有机会在上海做活动的时候,可以去到自己的球场,而他也得到了科比的允诺。遗憾的是,蒋元林的球馆在过去两年的时间里接待一众NBA球星,包括詹姆斯、威斯布鲁克、利拉德、林书豪等球员,但唯独没有科比的身影,这也成为了他最大的遗憾。
时至今日,蒋元林都记得他和科比每次见面的点点滴滴。因为科比,他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伙伴,“我记得科比最后一次在中国的公开活动,是2019年10月份在北京,当时科比吧的吧主给了我一张门票。”蒋元林坦言虽然是科比逝世一周年的日子,但他和朋友们都没有准备进行任何的纪念活动,“一方面是不太希望渲染这种情绪,另一方面就像我说的,科比一直都在,我们每天努力工作和学习就是对曼巴精神最好的一种诠释。”
追星改变人生道路
在蒋元林看来,如果不是12岁在电视上看到科比,他的人生轨迹或许不会像现在这样有着自己的球馆和抱负,可能就像个普通人一样朝九晚五地过着稀松平常的日子,“我小时候读书成绩比较差,但通过了解科比,我会有着和他一样的好胜心,去激励自己变得更好,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我都想做到最好。”每次谈到科比,蒋元林的眼中总有不一样的光芒,对他而言,科比就是自己的一切,“很多人不理解科比,会觉得他过于偏执,包括他最好的朋友加索尔在回忆的时候也说过,但我觉得这就是他为什么能成为科比的原因,就像他说的那样,第二名就是头号输家。”
斯人已逝,曼巴永存。在科比离世的这一年内,蒋元林通过网络、书籍、杂志等一系列与偶像有关的事物,去了解和深挖曼巴精神的真谛,“全力以赴、专注细节、不断重复。”蒋元林说道,“很多人都喜欢喊口号,可能坚持一两天到了第三天、第四天就放弃了,但科比每天都在坚持做一样的事情,这种枯燥可能是常人无法接受的,但这就是他为什么如此伟大的原因。”
在蒋元林的印象中,科比留下的经典战役数不胜数,以至于让他列出排名的时候,他思考了许久,“应该是2010年NBA总决赛,湖人最后抢七战胜了凯尔特人。我记得当时湖人一度落后两位数,但我心里面很笃定,不知道为何就觉得湖人一定会赢的,最后也是科比带队取得了胜利,拿到了总冠军。”除此之外,蒋元林还不忘提及科比的“谢幕演出”,“我是跪着看完了第四节比赛,那场比赛科比真的是完全释放了自己,我也是如此,我觉得那是青春最完美的谢幕。”
命中注定的队史第17冠
8号和24号,从青涩到成熟,从不羁到稳重,不同号码的科比似乎恰好对应着蒋元林不同的人生阶段,“我觉得8号的科比展现出了自己出众的天赋,而24号的科比更注重团队,其实我们亦是如此。12岁的自己可能懵懵懂懂,不懂人情世故,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开始和科比一起慢慢成长,并且把曼巴精神应用到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中。”
从奥尼尔到加索尔,科比联手两人在20年的职业生涯收获了五枚总冠军戒指,而如今勒布朗·詹姆斯正和安东尼·戴维斯一同试图去复刻科比完成的成就,并且已经成功地迈出了第一步,“2000年、2010年湖人都如愿拿到了冠军,所以我觉得冥冥之中2020年的总冠军就是属于湖人的,这是湖人队史第17冠,当然我觉得也有可能是科比和吉安娜在上天保佑球队,他们确实带给这支球队无穷无尽的信念。”
蒋元林提到了吉安娜的名字,作为科比四个宝贝闺女中最接近父亲篮球天赋的一个,她的存在让外界看到了科比更为柔软的一面,“我其实非常感谢吉安娜,如果不是因为她,可能也不会有曼巴篮球学院,可能科比也不会经常出现在NBA、WNBA比赛的场边。在他退役之后,他有一段时间消失在了大众的视野中,但因为吉安娜,科比愈发活跃地出现在篮球场边,让我们见到了他球场外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