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 国华
自从2月28日苏宁俱乐部宣布停止运营旗下球队以后,球迷们还在期盼江苏队能够起死回生,毕竟这支夺得上赛季中超联赛冠军的球队承载了他们太多太多的感情。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球员们在自己寻找地方保持训练的同时,在各自积极地找着下家,等到球队正式解散那一天,他们的去向将逐渐明朗。
同样是很可能将无缘新赛季中超,天津泰达俱乐部已补齐去年的一线队教练组薪水,善后工作也开始启动,以体面的方式离开中国足坛。按下“暂停键”后,苏宁俱乐部虽然也在“善后”,但他们的做法显然不够“体面”,这也使得球队的相关人员不得不走法律程序,以解决欠薪的问题。
“白条”不具法律效应?
吴曦回归老东家上海申花、高天意转会北京国安、杨博宇加盟武汉俱乐部、李昂牵手上海海港只待官宣,另外,黄紫昌、海米提和张岩分别在武汉、沧州和四川蓉城试训……虽然还被苏宁俱乐部拖欠着薪水,但能够找到新工作,球员尚有球可踢。
然而,一个萝卜一个坑,江苏队中也有不少球员在为新赛季的饭碗发愁,而在如今中国足球的大环境下,球队的教练组成员和其他工作人员要想尽快实现再就业难度不亚于球员,同样被欠薪的他们,背负的压力甚至更大。
春节过后,球队一直没有集结,球员们自发寻找地方训练,一开始是在苏宁的徐庄基地里,球队的工作人员也一直担任着陪练的角色,俱乐部停止运营球队后,部分工作人员仍和球员们一起训练,比如去江心洲骑自行车,自己找健身房练力量以及登紫金山等。
“俱乐部一旦破产了,你们一分钱也拿不到。”这是之前苏宁俱乐部为了让球队人员在工资奖金确认表上签字,甩给球员们和球队工作人员的一句狠话。经过权衡,为了保住球队,让俱乐部能过中国足协的注册关,包括中方教练、队医以及翻译在内的球队中方工作人员,还是在确认表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他们的想法是,只要俱乐部和球队在,未来就还有希望,欠薪的问题也有可能解决。
签字以后,球队人员都拿到了俱乐部的一纸“补充协议”,球员方面写的是在欠薪分两次发放,而工作人员则是一次性转账。值得一提的是,不知出于何种原因,苏宁俱乐部给球队工作人员的“白条”上,写的是欠薪部分“于2020年7月1日之前付清”,这个时间节点早已过去,因此是否还具有法律效应,还有待商榷。
教练否认“妥善解决说”
苏宁接手江苏足球之前,俱乐部的工作人员只有十多人,人数虽不多,各司其职,俱乐部运转得也很顺畅。苏宁时期,除了原先舜天俱乐部的大部分工作人员以外,苏宁又陆续从集团的其他部门调了一些人进入俱乐部,最多的时候,俱乐部员工达到了七八十人,部门也增加了不少,但办事效率却并未提高。
去年球队夺冠后,就有一些在舜天时期就在俱乐部任职的工作人员离职。俱乐部停止运营后,告知内部工作人员要不调岗要不遣散,陆续也有工作人员辞职,其中有人曾在北京某高校拿到过博士学位,在离职的工作人员中,甚至有心情郁闷者选择送外卖“体验生活”。
昨天,有亲近苏宁俱乐部的所谓媒体人发布消息,称俱乐部目前“积极推进解决问题,球员工资将分批得到补偿,原则上先解决工资较低的球员和俱乐部员工。已有数十名员工领到收入,后续问题将得到了妥善的解决。”
很快,该媒体人的这条消息就被球队的中方教练曹睿反驳,他在微博写道:“有人领到收入了?我怎么没听说过?你们让员工和你们打官司,说球队员工不是劳动合同,不受法律保护!”对此,球迷们给出的评价是“曹指导那么老实的人都站出来了,可想而知苏宁有多么过分。”
据了解,领到补偿的这部分俱乐部员工,基本都是后来调去俱乐部的,他们在苏宁的工作时间大多都在五年之内,原本的工资级别就不算高,因此和苏宁的人事部门达成了一致。换句话说,“送”走这些员工,苏宁没有付出太多的成本。
同时,据球队的另外一名工作人员介绍,那部分员工在离职时,苏宁方面还附加了这些员工不得追究的条款,否则不给办离职手续。这样的操作,至少对苏宁来说是“妥善”的。
球队人员诉求被婉拒
前段时间,苏宁俱乐部陆续解决了工作年限短的内部员工的补偿问题,但对于球队的工作人员,却一直没有什么说法。在苏宁方面看来,球队的工作人员和球员们一样,和俱乐部签的都是“劳务合同”,有别于俱乐部工作人员签的“劳动合同”。
停止运营一周后,有球队工作人员联名上书俱乐部高层,希望能在3月8日之前当面沟通,但没有得到回复,直到8日晚,在工作人员的一再催促下,苏宁方面才回复,让工作人员不要集中去,从9日开始,俱乐部和集团人事部门的相关人员会和这些工作人员分批面谈。
交流中,球队的工作人员提出了几点诉求,首先是工龄补偿金,即原来在舜天俱乐部的工龄也应该算在补偿金范围内,因为舜天俱乐部是全资整体转让给了苏宁;其次,补发2020年球队未发的奖金、2021年解除劳动合同合同前的工资,此外,补齐之前五险一金末按照实际收入缴纳的部分。
去年联赛第二阶段以及足协杯赛事,球队工作人员的工资和奖金都没有发放,此前俱乐部打了“白条”,奖金部分,这次给出的回复则是要等集团有钱了再发。同时,对于工龄,苏宁方面只愿意按照五年加一年,赔偿六个月的工资款作为补偿,也就是不认这些工作人员之前在舜天俱乐部的工龄,这样算来,工龄长的球队工作人员将少拿一笔不菲的补偿。
至于公积金和社保方面,苏宁人事的回应是“可以申请去仲裁”。此前,这些工作人员的五险一金都不是按照实际收入足额缴纳的,即便按照五年计算,也有不少的差距。无独有偶,昨天,曾在苏宁U19梯队担任过队长,如今在昆山FC效力的王楚淇也发表微博,控诉自己被俱乐部欠薪半年,还有拖欠两年半社保(2017年、2018年并没有备案至劳动局)和四年的公积金。王楚淇表示,自己主动与人事部门沟通,得到的回复是没有上级指示只能拖着,如果起诉就破产。“甚至在我沟通只想先补齐社保,工资先不谈的情况下,依然是没有结果。”
球员还没有发起诉讼,而球队的工作人员则已经做好了打官司的准备,他们已经找了南京一家善于打劳动仲裁此类官司的律师事务所,今天起将和苏宁的法务沟通,如果依然达不成一致的话,双方将对簿公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