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北上广上演“水花消失术”
第A09版:全运会 2021-09-08
全运会跳水项目开赛

北上广上演“水花消失术”

吴钧雷

全红婵的签名又上了热搜

陈芋汐

全红婵

张家齐

上海队夏冰清、夏玉洁、季思宇、张靖(从左至右)

高磊

全运会跳水比赛首日进行了女子团体赛的角逐,全红婵、陈芋汐、张家齐三位奥运冠军将“水花消失术”带到了西安奥体中心游泳跳水馆。她们的每一跳都引起了现场的阵阵欢呼,比赛视频迅速登上了网络热搜榜。

本版撰稿 特派记者 吴钧雷 发自西安

“顶流”全红婵专注比赛

东京奥运会一战成名后,全红婵成为了体育界“顶流”,是媒体眼中的“流量密码”。即使是热身时的随便一跳,都能引起大量关注。截至目前,全运会花样游泳、蹦床、射击、羽毛球等多个项目提前开赛,越来越多的记者陆续进驻全运媒体村。9月6日进行的跳水比赛,是目前所有项目中最热闹、现场媒体数量最多的一场。

进驻全运媒体村之前,组委会为每一位记者发放了记者证,凭此证可以在媒体村内自由活动。不过,要想自由出入比赛场馆,记者必须事先向各个项目的赛事竞委会报名登记,成为注册记者后才行。在一些不怎么热门的比赛里,只要记者乘坐大巴来到了现场,都能得到入场许可。不过,在跳水比赛首日,竞委会严格按照规则执行,一些没有提前注册的记者被挡在了门外。

全红婵太火了,大家都想在现场见证“水花消失术”。比赛当天,每隔半小时就有一辆大巴从媒体村驶向西安奥体中心游泳跳水馆。早晨,每辆大巴都坐满了记者,还有一些人挤不上,只能等待下一辆。这样的情景是今年全运会头一次发生。为了更好地区分出谁是注册记者,竞委会派工作人员在前一天晚上来到所有注册记者的住所,只为了在记者证上贴一张贴纸。贴纸上印着西安著名景点大雁塔,很好辨认。

有了这张贴纸,记者们可以进入游泳跳水馆,在媒体看台上自由活动。全红婵一现身,她的一举一动都吸引着众多媒体的镜头,大大小小的“长枪短炮”在看台上严阵以待。比赛中,她纵身一跃,同时快门声此起彼伏。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保持混合采访区的秩序,赛事竞委会严格限制进入混采区的记者数量。每天早上7点半,注册记者们准时在微信群里发布预约消息,不到两秒就刷屏。最先预约的10名记者可以获得混采区采访许可,并在现场领取专属马甲。所以,要想面对面和运动员聊天,记者们只能比拼网速了。

赛后,陈芋汐、张家齐、王涵等奥运冠军如约出现在混采区。遗憾的是,全红婵在教练的带领下迅速离开了赛场,据说,赛事期间她不会接受采访,专心投入比赛中。

不过,大家也没有太过失望,毕竟只要全红婵出现在赛场上,话题就不会间断,“水花消失术”永远不会看腻。

北上广本周日迎巅峰对决

陈芋汐:全运竞争更大

跳水女子团体赛持续了一整天,其中当属单人10米跳台的竞争最为激烈。全红婵、陈芋汐、张家齐三位奥运冠军完成21天隔离后,仅在各自省队待了三天就来到西安参与全运会角逐。

全红婵来自广东,陈芋汐来自上海,张家齐来自北京。人们已经在奥运会上见识过北上广“三小只”的厉害了,如今“水花消失术”发生在眼前,震撼程度再上一层。经过五轮比拼,全红婵以413.90分排名第一,力压张家齐、陈芋汐一头。最精彩的一跳出现在第二轮,全红婵凭借407C拿到了94.40分,共有四个裁判打出满分,该分数也成为全场最高分。

来自北京的张家齐在东京奥运会上与上海小囡陈芋汐搭档,拿到了女子双人10米跳台冠军,她们并未在单人项目中出场。比赛中,张家齐在第三跳完美发挥,拿到了94.05分,最终以400.95分排名第二,充分证明了她的单人跳台实力。

上海小囡陈芋汐的发挥中规中矩,每一跳的分数都在80分上下,既没有严重的失误,也没有特别亮眼的发挥。赛后接受采访时,她表示:“感觉自己的状态欠一些,没有发挥到最好水平。最后一轮跳得还算正常一些,前四轮没有把自己调动起来。”

“相比奥运会,全运会的竞争更大一点。”陈芋汐的这句话,赛后引发了热议。本周日,女子单人10米跳台决赛就将打响。因为名额限制,东京奥运会上只有全红婵和陈芋汐两人参加了单人10米跳台赛事。如今回到全运会赛场,不仅张家齐会加入争金行列,上届里约奥运会冠军任茜也在参赛名单之中。这么一比较,全运会难度确实更大了。

上海队获团体第五

双胞胎姐妹花引人注目

历经一整天的角逐,上海女子跳水队获得了全运会跳水女子团体赛的第五名。

女子双人3米板比赛中,当两个一模一样的面孔出现在电视屏幕中,很多人的目光都被吸引了。这对双胞胎组合是来自上海队的夏冰清、夏玉洁。

中国体坛曾出现过很多对双胞胎,其中花样游泳运动员蒋文文、蒋婷婷在北京奥运会上为中国花样游泳创造了历史。而夏冰清、夏玉洁是唯一的中国跳水姐妹花。

双胞胎在双人跳水项目上有着天生的优势。“我们从小就生活在一起,两个人形影不离,会比一般的队友更了解彼此,在同步上会做得好一点。” 2016年全国跳水冠军赛上,这对双胞胎获得了女子双人10米跳台的冠军,一战成名。三个月后的全国跳水锦标赛,她们再次夺冠。同年10月30日,她们获得了职业生涯第一个国际赛事冠军,在国际泳联跳水大奖赛澳大利亚黄金海岸站中拿到冠军。那一年,她们只有15岁。

过去两届全运会中,她们主攻10米跳台。不过,随着年纪的增长,她们在10米跳台上的表现开始下滑。妹妹夏冰清说:“因为我们两个长得比较快,身高越来越高,慢慢地不适合练习10米跳台了。”在2017年全运会后,她们开始转型往三米跳板发展。“跳台和跳板还是不一样的。跳台只需要自己主动发力即可,但是站在跳板上,你就要配合它的摆动节奏去发力。”姐姐夏玉洁说道,“这个转变的过程还是挺困难的,目前我们还处在适应的过程。”

这是双胞胎组合的第三次全运会之旅。周一的比赛中,她们在女子双人3米板上以194.28分获得第九名。夏玉洁还参加了女子单人3米板,以292.80分获得第11名。团体赛事结束后,她们还会参加女子双人3米板决赛。谈及目标,两人的表态一模一样:“尽力发挥出最好的水平,努力进入前八名。”

决赛失误

高磊抱憾 告别全运

本周一,全运会蹦床项目迎来最后一个比赛日。在男子个人决赛中,上海名将高磊因体力不支出现失误,遗憾结束了本次全运会之旅。

在奥运会开始之前,高磊就决定在全运会结束之后退役。不过,在奥运会、全运会男子个人决赛上接连失误,让他没能为自己的职业生涯画上一个圆满句号。

究其原因,还是伤病影响了自身状态。腰伤一直是他职业生涯的最大困扰,随着年龄越来越大,伤病的恢复速度就越来越慢。因为在里约奥运会上遗憾摘银,高磊很想在东京奥运会上圆了自己的金牌梦,于是在备战期间拼命加练。奈何,如今的年龄与身体状态已无法承受过大的训练强度,腰伤随之加重。

折戟东京奥运会后,陕西全运会成为了高磊职业生涯的最后一站。“从东京回来后,我在北京隔离了21天,随后返回上海训练备战,以康复训练为主。备战时间太短,整体状态一直不是很好。”不过,在前两天进行的个人预赛、团体决赛中,高磊的状态还不错,两套动作都很完整,这给了他不少信心,打算在决赛中搏一下,争取以完美表现谢幕。

高磊一直有“难度王”的称号。“决赛这套动作的难度是17.5,我是想拿出自己的最好实力去拼一下的。”前八个动作,高磊呈现了超高水准的发挥。只要圆满完成,他很有希望冲击金牌。但是,在做第九个动作时,他突然出现了晕眩的状态,眼睛看不清了,所以落地没有处理好,因为位移距离过大出现失误。“很想发力,但是力不从心了。”

虽然连续在两个大赛上发挥不佳,但这并不会让高磊的职业生涯失色。2019年12月,高磊摘得蹦床世锦赛男子网上个人冠军,这是他继2015年、2017年和2018年之后,连续夺得的第四届世锦赛冠军(2016年世锦赛因奥运会而取消)。这是前无古人的成就,高磊代表中国人创造了蹦床历史,这是他最引以为傲的事情。

只可惜,岁月不饶人,他再也无法像过去那样自由飞翔在蹦床上空。比赛结束后,高磊露出了很复杂的笑容,其中有无奈、有疲惫,但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遗憾。“对我而言,遗憾确实有,但也知足了。”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