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队球员现在不知所措
“船长”郑智已经“弃船而去”
专题撰稿 特约记者 鹏佑
近日,房地产头部企业恒大的流动性问题引发境内外较多关注,其中市场最关心的是,负债上千亿美元的恒大集团的风险暴露是否会引致系统性风险。对此,央行行长易纲在近期的一场国际会议中回应称,恒大风险是个案风险,有信心将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避免发生系统性风险。
受母公司中国恒大的影响,广州足球俱乐部和广州足球队目前也深陷困境。截至记者发稿时,广州队一线队至今没有集中训练。
部分球员开始寻后路
本周,广州足球俱乐部内部出现了一些骚动。有部分广州队一线队球员主动联系了平日要好的媒体记者,透露信息,称10月份的工资至今还没有到账,怀疑俱乐部已经没钱支付球员的工资了。
以前,广州队的工资通常都是在月初就到账,最晚不会超过月中。如今已进入10月下旬,依然没有收到工资的球员们自然而然地开始了最坏的联想:难道广州队也要欠薪了?
球员们的担心恐怕要成为现实了。广州足球俱乐部的每年运营经费通常在年初就打到账上。2021年的运营费用已于2021年1月份到账,按理说,就算母公司如今深陷资金危机,足球俱乐部也不会因为缺钱而导致欠薪。在如今中超俱乐部大面积欠薪的情况下,广州队今年1月到9月份的薪水都能如期足数发放给球员。因此,在母公司刚刚暴雷之初,广州队球员的收入并未收到影响。
然而,随着母公司处境越来越困难,广州足球俱乐部剩余的运营费用也在9月份被集团抽走,导致如今俱乐部几乎没有任何资金可用,球队出现欠薪似乎已是板上钉钉。
有知情人士透露,广州足球俱乐部很多工作人员自8月中旬中超第二阶段结束后,就一直处于休假状态中,收入也比之前少了,至今还没有接到俱乐部关于返工的任何通知。广州队一线队已经开始出现了资金紧张的迹象,球队至今尚未集中且没有明确的训练时间表,不少球员正想着为自己找后路,一些人已经开始寻找新的工作。
不排除中途退出 郑智应聘大学教师
8月中旬,广州队结束了中超第二阶段的比赛,球队以9胜3平2负的战绩排名A组第二,晋级争冠组。那时候,所有人都想着休假一个月后重新集结,向今年的中超冠军发起冲击。
然而,休假结束后,广州队的球员们接到的不是重新归队训练的通知,而是“继续等待”。这一“继续”就是一个多月,球员们至今也不知道球队何时能够重新集中并始训练,只能自己找训练场或在家里训练,保持状态。
9月底,广州足球俱乐部与主教练卡纳瓦罗解约。当时,广州队一些球员就有了一种不详的预感:这有可能是俱乐部球队重大变动的开始。部分球员联想到9月初外界开始流传的俱乐部高层要求广州市足协托管俱乐部的新闻,十分担心俱乐部的困境。而俱乐部高层当时极力安慰球员,并表示俱乐部将尽最大努力保障球队踢完中超的今年联赛。即便如此,仍然挡不住人心思变。一些球员私底下开始联系下家,并有了年底转会离开的念头。
如今,随着10月份开始出现部分欠薪的迹象,有了离队念头的球员更多了。在卡纳瓦罗离开后,队长郑智被认为有望担任球队的执行主教练,俱乐部也希望郑智能够在球队困难时起到带头稳定军心的作用。
但如今,广州足球俱乐部的困难超乎想象,不排除无法参加第三阶段的中超联赛。郑智日前已前往广州体院应聘足球教师,被认为是球员在提前为自己寻找出路的无奈之举。一旦身为队长的郑智都要“跳船”,那广州队更难阻止其他球员离队的想法。
广州队申请讨回“引援调节费”
母公司断奶,广州足球俱乐部本身也没有造血功能,曾经中超最为土豪、球员收入最高的俱乐部真的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候。而能够让广州足球俱乐部生存下去并继续参加中超联赛的,很可能将是该俱乐部之前上交给足协的4亿元外援调节费。广州足球俱乐部一度申请足协能够把调节费还给他们,兴许能够让广州队撑到这个赛季结束。
为了要回调节费,广州足球俱乐部主动向外界透露了该俱乐部希望足协能够及时退回4亿元调节费的“新闻”。从2017开始,中国足协出台了引援调节费的相关政策,据统计如果所有俱乐部都按约缴纳引援调节费的话,中国足协在引援调节费上的收入将超过20亿元。
然而,知情人透露,俱乐部上交引援调节费没有被明确具体的用途和开发票,这让那些已经交了调节费的俱乐部和舆论产生了质疑。而交了4亿元调节费的广州足球俱乐部认为,既然上交的费用并无任何正当理由使用,那么足协就应该把已收的费用退还给相关俱乐部。如果足协能够退还这4亿元调节费,将足以支撑广州队踢完这个赛季的比赛。
不过,足协目前最关心的事是国家队征战12强赛。此前4场比赛1胜3负的成绩已经让足协上下焦头烂额,没有人有空理会调节费的事宜。也许,等国足打完11月份的两场世预赛后,足协才有精力来处理广州队的诉求,只是,那个时候距离中超第三阶段开赛将近在咫尺。
恒大危机引央行发声
10月20日晚间,中国恒大发布公告称,此前披露的出售恒大物业股份的相关协议解除,恒大物业同步发出公告确认。曾经的股权买方合生创展也发布公告称,有关收购恒大物业的交易未能达成,但仍准备根据该协议完成买卖销售股份。
在公告中,恒大、合生创展均表示双方确实就恒大物业的股权收购事项签订了协议,签约日期为10月1日,转让股权约54.16亿股,占恒大物业已发行股份的50.1%,总交易代价约为200.4亿港元,相当于每股销售股份3.70港元,给恒大物业的总估值约为400亿港元。截至恒大物业9月30日停牌,其股价为5.12港元,市值为553.51亿港元。
在公告发布的第二天,资本市场在买卖双方的走势完全不同。10月21日,停牌16天的中国恒大、恒大物业、合生创展全部复盘,股价走势却大相径庭。中国恒大、恒大物业全部低开,各自盘中一度跌超13%、10%,而合生创展则高开高走,盘中一度涨超6%。而在10月4日当天传出恒大将出售恒大物业股份给合生创展的消息时,恒大系未停牌的恒大汽车盘中股价暴涨接近37%。市场对这一桩交易的喜恶态度十分明晰。此协议解除,让恒大的资金危机更加凸显。
10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2021年G30国际银行业研讨会上表示,恒大是一家房地产公司,目前的主要风险是到期债务未能偿还,部分工地停工,已预售的房产按时交付有不确定性。“应对措施方面,我们一是要避免恒大的风险传染至其他房地产企业。二是要避免风险传导至金融部门。”易纲称,恒大负债约3000亿美元,其中有三分之一是金融负债,债权人分散,还有抵押物,总体上恒大事件对金融行业的外溢性可控。
易纲强调,应对恒大事件的原则是,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受偿顺序,充分尊重并保护债权人和产权人的合法权益。在此过程中,尤其是要保护好已购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坚持法治化的原则,确保所有债权人和利益相关方的正当合法权益得到公平对待。总体而言,有信心能把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避免发生系统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