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学会扔东西 国足此“铁”已非彼“铁”? 国足再西征 需要的不是情绪 如此安排 荒谬至极 巾帼拜帅
第A02版:专栏 2021-11-03

国足再西征 需要的不是情绪

马德兴

《体坛周报》

副总编辑体坛网总编辑

马德兴

中国男足不得不再一次西征,前往阿联酋沙迦参加12强赛第五、第六轮对阵阿曼队与澳大利亚队的两场比赛。这也意味着中国队今年已经不可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主场比赛,当然,国足想要在世预赛上有所作为、有所突破,恐怕可能性也就进一步减少了。这就是中国足球的现实。

消息传出之后,各种说法满天飞,当然更多地是对中国队不满的,各种牢骚、怪话也见怪不怪了。至于原本安排在12强赛之后的中超联赛,当然也只能是顺延,而且大概率也基本上就是三天一轮,因为要赶在下一轮12强赛开始之前结束,国家队在明年1月27日、2月1日还要进行两轮客场比赛。中超为“完赛”而进行,这也是很早就已经预见到的情况。而所有这一切,某种程度上也是疫情之下无奈之举。

其实,早在40强赛期间,在中国队打完与关岛队比赛之后就不得不放弃在主场继续进行比赛,只能移师沙迦那一刻开始,就已经注定中国足球命运多舛。疫情之下,很多东西已经不可能再按照常规思维方式、常规情况去评判。因此,用以往的标准、以往的方式展开比较也就很不合适。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中国队如今连主场都无法进行,这是以往历届国家队从未遇到过的情况。原本中国足球的水平就不高,再没有了主场之利,何以去与对手竞争?而无法在主场进行比赛,这不是中国队本身可以做出的选择,也不是中国足协这个层面所能够决定的。或许,很多原本就对中国足球不满的人找不到“撒气”的地方,只能继续“喷”中国足球、“喷”国家队、“喷”教练、“喷”队员。

实际上,现在的中国足球和其他行业一样,都面临着全新的形势、全新的情况,但长期以来因为成绩不好,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了“原罪”,所以受到各方的“挤兑”已经是一种“常态”。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面对目前的形势,其实我们真的需要思考一下这样一个问题,即现在的中国社会真的还需要足球吗?除了承担一个“发泄对象”的功能之外,足球真的像外界所说的能够承担起教育的功能?能够承担起强身健体之功能?

在中国足球重新走向低谷之时,或许思考一下这个问题,远比国足能否在12强赛出线更有现实意义。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