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摄影 本报记者 陈嘉明
今年五月,上海市校园排球联盟组委会开启了精英训练营的选拔,以上半年进行的上海市校园排球联盟杯赛中全市中小学排球运动员的赛场表现作为参考,精挑细选出了80名精英训练营营员。
本次精英训练营为期两个月,于上周末正式结营。结营仪式上,由上海市校园排球联盟成立的专家教练组对入选的80名排球精英少年进行分组考核,最终选拔出本次精英训练营的最佳阵容,其中U16男子组有14人入选,U16女子组有10人入选。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吴钧雷
谈成果:历时三载,精英辈出
精英训练营创办的目的,就是在上海市各中小学选拔真正优秀的排球苗子,并完善青少年排球梯队建设体系,这有利于为上海市青少年排球提供更充实的人才储备。
上海市校园排球联盟成立于2015年,首届精英训练营于2019年初举行,至今已开办了三届。回顾近三年的发展历史,可以感受到,精英训练营的出现,正在让上海市校园排球从“扩大排球人口”向“选拔精英人才”逐渐靠拢。
将时间倒回2019年1月,上海市校园排球联盟首届精英训练营在全市范围内选拔排球运动员,进行高水平的专业化训练,最终有130名排球小将顺利从精英训练营毕业。彼时,上海市校园联盟秉持“金字塔式”的发展理念,努力扩张排球人口,鼓励更多青少年接触排球、爱上排球,为精英训练营的日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年后,第二届精英训练营开设更多组别,共有225名排球少年参与其中。在结营仪式上,专家教练组选拔出了表现优异的64人,授予他们“希望之星”的称号。从这一届精英训练营可以看出,上海市校园排球联盟在致力于“扩大排球人口”的同时,一些具备潜力的排球精英开始慢慢浮现。
在今年的精英训练营中,已经能够看到越来越多的校园排球运动员开始崭露头角。今年夏天举行的全国学生运动会上,上海中学生男排在决赛中战胜江苏队,拿到上海代表团的第一块集体项目金牌的同时,完成了三连冠的伟业。“冠军之师”中的不少运动员,都出现在了本次精英训练营的大名单之中。
与往年不同的是,本次精英训练营在专注于对U16年龄段男女排运动员的培养,选拔出来的80名营员代表了目前上海市校园排球中学阶段的最高水平。结营仪式中的考核阶段,营员们被分成几支不同的队伍进行实战演练。高手过招,精彩的扣球、拦网、救球场面频现,每一个营员都拼尽全力展现出了自己的最高水平。在专家教练组看来,这一届营员所展现出来的水平,比过去几届的精英训练营水平更高。
“校园排球联盟自2015年成立,随后开展精英训练营活动,多年来有两个点值得关注:第一,能够看到青少年排球的人才培养与排球训练的技术规范在逐年提高;第二,从学生运动会的比赛成绩来说,我们的表现也在稳步上升,这就是精英训练营的成就所在。”专家教练组成员项贤林说道。
颇有意思的是,今年被专家教练组选拔出的优秀营员不再被授予“希望之星”的称号,而是成为本次精英训练营最佳阵容中的一员。从颇具潜力的“希望之星”,到入选最佳阵容,变化的名称既是对排球运动员不断进步的认可,也见证了精英训练营开办至今硕果累累。
谈改革:精英训练营走访校园排球文化
今年的精英训练营形式与去年相仿。除最后的结营仪式外,80名入选的营员不再进行统一集训,而是将他们放回各自学校中继续训练,由联盟成立的专家教练组前往各个训练现场监督并指导排球教学活动。
成立专家教练组的必要性在于,让排球技术能够在各个中小学校园内得到正确的普及,从而促进校园排球在正确的轨道上不断发展。本次精英训练营的专家教练组由10人组成,他们都是在青少年排球领域耕耘多年的业界专家,用多年积累的专业知识照亮校园排球的未来发展之路。过去的两个月里,十位专家两两分组,来到入选营员所在的学校,现场指导排球训练。
由统一集训变为分散训练,联盟一方面是出于防疫安全考虑,避免人员聚集,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分散进校园则有更多好处。在专家教练组成员项贤林看来:“只有走进校园,才能亲身体会一个学校的排球文化是否浓厚,才能了解各中小学推广排球运动的具体过程。专家组巡视,可以针对每个学校的现状进行全方位了解,并因地制宜,给出合适的建议。”
每个学校的排球发展各有特色,这一点专家教练组的成员们深有体会。比如,在魏琳、周萍两位专家实地督导上海市金山中学的排球训练时,对学校“健康第一、文体兼修”的理念印象深刻。周萍说:“我觉得他们在排球教育上的导向很好,锻炼与学习两不误,才能让学生全面发展。”
复兴高级中学、市北中学、进才中学、金山中学等一直走在校园排球发展的前列,虽各有特色,但有一些现象是相同的:校园排球的发展,离不开排球文化的发展,所以排球运动不能只在校排球队内展开,而是要辐射到各个年级、各个班级。先扩大排球人口,再提升排球水平,这是校园体育发展的普遍规律。
谈发展:走向职业是长期目标
随着越来越多的排球精英开始涌现,关于他们的未来发展值得重点关注。闵浩东是入选本次精英训练营U16男子组最佳阵容的一员,是复兴高级中学的高三在校生。排球运动员普遍长得高,1米91的闵浩东是最佳阵容中最高的一位。对此,他早就习惯了:“我从小学二年级开始打排球,那时就是最高的,直到现在。”
初三时,闵浩东的身高就已达到1米90,高挑的身材十分适合打排球。“当时总有人说,你这么高,是不是打篮球的,我说不对,我是打排球的。”在他看来,排球运动更加考验团队配合,而且在高高跃起、大力扣杀的样子太帅了。
来到复兴高级中学后,他一直是校排球队的一员。如今高考在即,他也开始对自己的未来人生进行规划:“我觉得考上大学后,未来更想从事排球教学工作,感觉当一名排球教练挺好的。”
如今,以大学生身份走向职业赛场的运动员,在各项运动中都是凤毛麟角。不过,校园体育发展的长期目标,正是向竞技体育靠拢,为学生们搭建从校园体育走向职业体育的平台与通道。
考虑到精英训练营仅有三年历史,这仍然是一个需要所有人不断努力才能达到的长期目标。上海市校园排球联盟秘书长、复旦大学体育教学部主任马祖勤表示:“我们所做的,就是将前沿的排球教学理念传授给校园排球。不过,精英训练营虽然以‘精英’为核心,仍然不能忽略校园排球的普及工作。只有将基石打牢,才有可能让排球人才井喷。”
谈普及:未来的复兴高,人人都会打排球
本次精英训练营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各中小学的支持。其中,复兴高级中学作为精英训练营结营仪式的举办地,一直大力支持上海市校园排球联盟的活动。在本次评选出的U16男子组、U16女子组最佳阵容中,复兴高级中学是入选人数最多的学校。
结营仪式上,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校长陆磐良为精英训练营的营员代表颁发了纪念服。“排球是复兴高级中学的体育传统项目,是学校教育体系内的重要载体。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到现在,无论学校经历了怎样的变化,排球始终是历任校长坚持发展的体育项目。”陆磐良说道,“排球事业不能断,因为我们不能让复兴高的排球精神断掉,不能让排球文化的传承断掉,这也是复兴高学子积极参与青少年排球活动的初衷。”
值得一提的是,在未来的一年里,复兴高级中学将做一件其他学校从未做过的事情:据陆磐良介绍,会打排球、会游泳将成为复兴高学子的基本毕业条件之一,每一个从复兴高走出的学生都要学会这两项体育技能。“我们要求,所有的孩子都要学会打排球,对此我们正在研究,如何制定一套合理的技术标准来评判学生的排球水平,这个标准一定是所有学生经过训练后都可以达到的。”
如果一个学校的所有学生都会打排球,那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排球精英涌现;如果市内各中小学里热爱排球的孩子越来越多,精英训练营将在未来迎接更多优秀的排球苗子加入。正如上海市校园排球联盟秘书长、复旦大学体育教学部主任马祖勤所言:“有人口,才有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