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益唯
梅州客家成为史上首个县城中超球队。中超下乡,进社区,俱乐部与球迷之间关系会更紧密,这是资本寒冬下的中超俱乐部生存发展的希望所在。
除了更好地取悦本地球迷外,中超下乡还为中超发展优质青训提供给了更广阔的空间。虽然,中超集中在大城市,青训有很多便利。但是,大城市的青训门槛太高,也会将很多有足球天赋却没有机会进城的孩子挡在外面。
随着梅州客家冲超成功,五华这个地方的足球底蕴也开始为更多的人所关注。一百多年前,亚洲球王李惠堂的足球启蒙就在五华。而早在李惠堂出生之前,五华已经有了现代足球。
19世纪70年代,德籍传教士边得志等在五华元坑建了一所中学,并在学校开辟了一个长50米、宽32米的草坪足球场,由善踢足球的边得志教授学生踢足球,首次将足球运动作为体育课程传授。根据史料记载,一百多年前五华元坑的校园足球情景如下:“有时下课钟声方歇,球场上已腾起一片打球争夺喧闹之声,故足球技术水准,一般都造诣甚高,而体格强健,则是普遍现象。”
当年,元坑中学培养出了魏锦新、江爱其等中国内地第一批足球运动员。如果不是一百多年前的足球下乡,就不会有这些五华球员,就不会有李惠堂。中国足球未来的希望不仅是留洋,也不能少了足球下乡,青训下乡。
到底是足球下乡将改良职业联赛的生态,还是首家县城足球俱乐部被中超大染缸同化,现在还是未知数。但,无论如何,中超下乡总是一个值得期待的新变化。在企业足球、金元足球之后,只有越来越多的职业球队能沉淀到社区,进入到县城,甚至像德甲的霍芬海姆那样进入到村庄,真正成为当地人生活的一部分,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的生态或许才可能真正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