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短讯 宝山探索科技共建 柳海光连任上海市足协主席 携冲劲闯劲韧劲再启新征程
第A15版:青少年体育 2022-01-17
耕耘十周年 徐汇冰雪人才济济

携冲劲闯劲韧劲再启新征程

丁荣

1月15日,在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倒计时20天之际,“从东京到北京”徐汇区奥运选手纪念品捐赠暨徐汇冰雪十周年纪念活动在徐汇滨江举行。2020东京奥运会跳水冠军陈芋汐,2016里约奥运会季军、蹦床世锦赛四冠王高磊作为上海徐汇输送的夏季奥运健儿代表,向征战北京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中国队以及上海健儿送上祝福。专题撰稿 本报记者 丁荣

敢为人先的“冲劲”

勇敢揭榜 率先建场馆

2012年下半年,为积极响应“北冰南展”和“带动三亿人上冰雪”,上海市体育局谋划成立冰壶队,目标参加2016年全国冬季运动会。徐汇区体育局勇敢揭榜,率先在区级层面启动冰雪项目。

在市体育局、市教委的关心和扶持下,徐汇区体育局与区教育局开始着手寻找建设冰壶训练基地的场地。2016年3月,徐汇区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冰壶馆改建完成并投入使用,冰雪运动普及和人才培育有了自己的“根据地”。徐汇青少年体校校长郑昕波表示:“冰壶项目的建立,让体校成为既有夏季项目,又有冬季项目的综合性特色学校,为进一步培养全面发展、多专多能的学生运动员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平台。”

攻坚克难的“闯劲”

体教携手 融合育英才

徐汇区形成了区体育局与区教育局携手的“人才共育”模式,华东理工大学附属中学、上海中学、南洋中学先后与徐汇青少体校合作开展联合办训。

华东理工大学附属中学是徐汇区较早开展冰壶运动的学校之一,在上海市第十六届运动会冰壶项目(青少年组)比赛中,由华东理工大学附属中学为主要班底组团的徐汇区冰壶代表团夺得了三枚金牌的佳绩。“学校出学生,配辅导老师;体校出场地、教练和车辆,我们形成了紧密的合作。”据华东理工大学附属中学校长诸秋萍介绍,学校不仅支持学生参与冰壶运动,同时也为他们做好了一系列保障。每次有学生代表上海参加全国比赛,回来后学校都会安排优秀教师为他们“开小灶”,将他们的功课补上。

经过为期五年的坚持,华东理工大学附属中学的冰壶项目结出了硕果,2018年9月,徐汇区培养输送了五名冰壶运动员进入国家青年集训队,其中瞿航、于之皓、郑欢家、徐哲晟四名运动员都是来自华东理工大学附属中学的学子。

再攀高峰的“韧劲”

追梦冬奥 开启新征程

据悉,徐汇区培养输送的上海小囡、曾是田径跨栏名师孙海平女徒弟的应清,2015年通过“跨界跨项选材”,成为冬季运动雪车项目运动员,有望代表中国出战北京冬奥会雪车赛事;徐汇区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的教练员王珏,则将担任北京冬奥会冰壶项目比赛的执场裁判。

在上海,市教委、市体育局布局39所“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57所上海市中小学校园冰雪运动特色学校、32所全国青少年冰雪特色学校。过去十年,徐汇区全面普及推广冰雪项目,积极推动“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众多学校师生体验参与冰雪运动。15日在活动现场,上海中学、位育中学、徐汇中学等13所学校,获颁徐汇区冰雪项目特色学校牌匾。

从2012到2022,从无到有,从有到卓越,徐汇区实现了冰雪运动“十年磨一剑”。徐汇区正以冲劲、闯劲、韧劲进一步推进冰雪运动进校园,开启新征程。徐汇区体育局党组书记林福东表示:“开拓创新、敢为人先、坚持不懈,是徐汇冰雪项目发展的品质。卓越徐汇,体育标杆,下一个十年,我们将发扬‘冲劲、闯劲和韧劲’,能带动更多大朋友、小朋友一起参与冰雪运动,甚至未来培养出冬季奥运会冠军。”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