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易
近日,北京的首钢园成了体育圈内的一个焦点,冰雪项目的多支国家队在此进行最后的队内选拔,以此来确定参加北京冬奥会的正式名单。中国花样滑冰队便是其中之一。本周一,随着这份名单的公布,大众对该项目长久以来的人选预测终于尘埃落定。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章丽倩
双人滑:隋文静/韩聪彭程/金杨
男子单人滑:金博洋
女子单人滑:朱易
冰舞:王诗/柳鑫宇
8个变6个名额缩水
在即将开幕的北京冬奥会上,中国花样滑冰队拥有6个名额,分别是双人滑2个名额,男子单人滑、女子单人滑、冰舞各1个名额,以及团体赛名额。在此番选拔赛启幕前,双人滑中的隋文静/韩聪、彭程/金杨,与冰舞中的王诗/柳鑫宇已确定获得冬奥门票,所以选拔赛涉及的项目其实就是男子单人滑和女子单人滑。
从去年12月16日开始,选拔赛便已启幕。为了充分做到择优入选,本次选拔赛分为3站,总场数为5场。最终,金博洋通过比赛赢得了男子单人滑的唯一一席,而在女子单人滑赛场上笑到最后的则是中国花样滑冰的首位入籍选手朱易。
其实,有资格参加这次选拔赛的选手人数相当有限。按照国家体育总局冬运中心的规则,获得男子单人滑选拔资格的有三人,分别是金博洋、闫涵和陈昱东。25岁的闫涵,此前他已参加过2014年索契和2018年平昌两届冬奥会,并且之此前也与队友们一道参赛为中国队的冬奥名额而努力。不过在这回的选拔赛上,闫涵并未到场参赛。在金博洋和陈昱东的两人对决中,最后的胜出者是并不让人意外的金博洋。
在女子单人滑中,站上选拔赛舞台的有三位,分别是朱易、陈虹伊和林姗。她们的竞争一直持续到3站共5场比赛的最后一场,朱易才冲到积分第一位,终于获得冬奥席位。
与四年前的平昌冬奥会相比,中国花样滑冰队在北京冬奥会上获得的参赛名额有所缩水,由8个减少到6个。平昌冬奥会时,中国在双人滑上有3对选手获得名额,分别是隋文静/韩聪、于小雨/张昊、彭程/金杨,这回北京冬奥会则是两对选手入选(没有第三对成年组合可以去竞争名额)。四年前,金博洋和闫涵一同出现在平昌赛场上,而在四年后他只能孤身出战。
“葱桶组合”有劲敌唯一冲金点重任在肩
同样是竞技体育,不同时代的人会品读出不同的滋味。如今,人们对“不以成败论英雄”“站上赛场就是胜利”的接受度已大为提高,但这并不会对选手们的冲金渴望造成影响。至于隋文静/韩聪,他俩的北京冬奥会目标只有一个——赢得冠军。
从第一代双人滑代表姚滨/栾波,到第二代的典范申雪/赵宏博,再到第三代的隋文静/韩聪,双人滑一直是中国花样滑冰队内的尖子生。中国在花样滑冰项目中的唯一冬奥金牌来自于双人滑(2010温哥华冬奥会,申雪/赵宏博),而在即将来到的北京冬奥会上,该项目的唯一冲金点也仍旧是双人滑。
隋文静/韩聪是上届冬奥会的亚军,在将状态保持并有一定程度提升的情况下,他俩是北京冬奥会上无疑的夺冠热门。然而,他们的对手也很不简单。在上周刚落幕的花样滑冰欧锦赛上,世锦赛冠军米什娜/加利亚莫夫在自由滑中得到157.46分,以总分239.82分夺冠。这两项得分都打破了由隋文静/韩聪之前保持的纪录。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俄罗斯队其实是在欧锦赛上包揽了双人滑的前三,展现了强大的综合实力。
冲金路上有劲敌,新冠肺炎搅黄重要热身。受全球疫情影响,原定去年12月在日本举办的本赛季大奖赛总决赛被临时取消。无论对隋文静/韩聪,还是对米什娜/加利亚莫夫,这都意味着他们失去了北京冬奥会前最重要的一次热身交手机会。另外,由于这两对组合在本赛季六站大奖赛的报名选择上完美错开,加之更早前受到疫情严重影响的那个赛季,以及韩聪在2020年接受过手术,影响过参赛,所以这对劲敌之间真是太久违了。2018平昌冬奥会,隋文静在赛前训练时脚趾受伤,最后虽忍痛坚持,但他们的这对组合还是以0.43分之差败给德国的萨维申科/马塞洛,获得亚军。这是他俩长久的遗憾。为了不让伤病拖后腿,韩聪在2020年4月接受髋关节手术,这对命运多舛的组合又经历了一次辛苦的“复出”。如今,尽管赛场上仍会存在诸多变数,但他俩心里的目标就是一个,“在北京冬奥会上一定要夺回这枚金牌”。
金博洋
刷新历史就看北京
当羽生结弦和陈巍这两位明星选手一同出现在参赛名单上时,对同场的其他运动员来说,他们的目标可能会要被降低为“跻身前三就是胜利”。而说回金博洋身上,尽管他也才24岁,但若要打破由他自己创造的中国男单冬奥最佳成绩(平昌冬奥会第四名),这次家门口的盛会很可能就是他最后的机会。
从实际出发,如果将金博洋在北京周期里的表现,与他在平昌周期里的表现相比就会发现,起伏的状态是埋在他身上的一大变数。在去年3月的花样滑冰世锦赛上,金博洋的状态低落到让很多冰迷都忍不住说一句“滑崩了”“太离谱”。在对外表示并无严重伤病的情况下,他频繁失误,最终仅拿到199.15分、以总成绩第22名完赛。而在去年11月的花样滑冰大奖赛意大利站上,金博洋的状态虽有所回暖,在短节目中以一套《卧虎藏龙》暂列头名,但在自由滑中他又有些滑崩了,最后获得第七名。
其实,从男单冬奥名额由四年前的2个缩至现在的1个,就可以判断出几名队员的状态。当然,比起年纪更长、伤病更多的闫涵,以及小将陈昱东,金博洋已经是最佳选择。
在此前的采访中,金博洋曾谈到过自己的北京冬奥会目标,“希望能够对得起自己的努力,不管比成什么结果,都不要留遗憾。”如今他参赛资格到手,总算是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至于有没有机会去刷新由他自己创造的中国男单冬奥最佳成绩(平昌冬奥会第四名),美国队的华裔名将周知方、日本队的宇野昌磨和键山优真等都会是金博洋需要去挑战的对象。
朱易
新面孔提升话题度
女单选拔“三进一”,19岁的朱易凭最后时刻的积分优势胜出。在她获得冬奥门票的同时,外界对这位中国花样滑冰首位入籍选手的关注也升高了许多。
从小成长在美国的朱易,曾于2018年夺得全美花样滑冰锦标赛新人组女单冠军。也就是在那一年9月,她宣布加入由陈露担任主教练的中国“晨路计划”国家集训队,选择代表中国参赛。陈露是中国花样滑冰在冬奥会上的第一位奖牌获得者(1994利勒哈默尔冬奥会),在这位伯乐眼中,朱易的运动能力出色,是中国女单发展需要的新生力量。而且,从陈露把小姑娘招入队内的第一天起,她们的共同目标就是北京冬奥会。
如今,朱易通过选拔赛上的表现,终于在最后时刻争取到了属于中国女单的唯一冬奥名额。在四年前的平昌冬奥会上,中国女单独苗李香凝的完赛成绩是第22名。
在投到朱易身上的大量关注中,还有一部分人的兴趣点落在了她的家世上。他们可能在好奇,作为“科学大神”的女儿,活跃在冰上的朱易是否还有些过人之处呢?
朱易的父亲朱松纯出生于湖北,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后留美深造,获哈佛大学计算机博士学位,是全球著名的计算机视觉专家,曾三次问鼎计算机视觉领域国际最高奖项马尔奖。2020年11月,朱松纯出任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并领衔北大、清华共同开设通用人工智能实验班。他是“科学大神”,也是女儿的“头号粉丝”,只要朱易有比赛,他都会尽可能去现场加油,不仅积极担任“兼职摄影师”,还会在赛后帮女儿分析与总结。
当然,尽管朱易是一位“自带故事”的新面孔,但话题不等于实力。在花样滑冰的女单赛场上,俄罗斯队整体一骑绝尘,日本选手偶有发光,而中国队则是确确实实地还在开辟道路的过程中。别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还是为这位新人选手送上祝福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