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0日 星期五
批评激励中国足球人静修内功
第A03版:聚焦 2022-03-16

批评激励中国足球人静修内功

丁梦婕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丁梦婕

在国足耻辱性地输给越南后,深陷舆论漩涡的中国足球处境有多尴尬?

处在风口浪尖之中,申花球员、原国脚冯潇霆成为率先发声的足球圈内人士,大有无惧“与全世界为敌”之态。他通过千字长文呼吁外界的理解,指出中国足球成绩差,才更需要深入的思考和探讨,而糟糕的舆论环境只会让一切变得更差。然而,外界对此事看法不一,政协委员、小品演员巩汉林在“重定劳模标准”的提案时借用球员待遇作为论据,怒斥“高薪低能”……李毅、李玮锋等业内人士也承认了成绩差的“原罪”,表达的观点与之相近。《人民网》发文表示:中国足球不要“玻璃心”。

中国足球的从业者与局外人都从各自的立场出发,有同等的资格捍卫自己说话的权利。对于发文的初衷,冯潇霆解释道:“有人困在雨里,有人雨中赏雨。希望大家的最后一张牌,永远是真诚。”

失败的中国男足要反思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日本队在2比0领先的情况下,被比利时6分钟连扳两球,补时阶段又用短短14秒完成绝杀逆转。冯潇霆以日本足球举例:“为了探寻这14秒背后的秘密,日本人对28台摄像机所采集的14秒的视频进行了分析,并且邀请了当时这场比赛双方的主要球员,以及欧洲各个俱乐部的专家和选手一起来回顾和探讨。”

在这部名为《罗斯托夫的14秒》时长50分钟的纪录片里,多名亲历者和圈内人士一一面对镜头客观、冷静地对于这14秒背后的故事展开全方位的分析和探讨,“哪些是技战术的问题,哪些是心态问题,哪些是判断失误,哪些是可以避免的,当时是否有更好的选择,进行了全方位的复盘和重演计算。”

这种专业性极强的高质量反思却未曾在中国足球每一场失败的比赛后出现,取而代之的是外界不由分说的谩骂,仅停留在情绪层面的宣泄,“这些年,我们也遇到过类似情况,黑色3分钟,打平出线,不同的球员却总在犯相同的错误。然而我们只关心胜负,却不知道为什么输。然后网上一片呼声,谁谁下课。某某球员,滚出足球圈。很大可能这些人中,都不知道球员谁是谁。”

对此,冯潇霆深有体会。2019年,他的一次失误成为其职业生涯永远的遗憾,“三年前的亚洲杯,我出现了失误,再也无缘国家队,我承担了所有,对于外界的批评和指责我没有怨言,可除了个人失误外,难道没有别的原因了吗?可最后,球员、教练只是在无限承担自己所能承担的责任。”

“我们一直在循环着。学法国,学意大利,学荷兰,最后却丢了自己。”中国足球不断失败,外界不断唾弃,这一现象首先需要中国足球从业者的反思,在专业层面真正做出改变,“今年,国家队输给了越南,一点不意外。比赛输了,很不幸,又有球员出来承担责任了。又是某个球员的问题吗?这次12强赛没有打出理想的结果。可哪个球员不想荣归故里,可差距就是如此,而且我们还有入籍球员呢。有几场比赛,我们总是在回传,是技术原因,还是心理原因?每次比赛完,大伙都基本有一些业务交流,其中听说有一场比赛是过于自信,就和四年前的12强赛其中一场一样!我们总是在原地打转,却没有真正地解决问题。”

球员们渴望被外界理解

相比专业层面缺乏的自省和改进,中国足球外部的舆论环境更加缺乏合理性。随着种种问题的暴露,两者开始陷入恶性循环。

“网上出现了奇怪的现象,只要标题跟国足负面消息相关,一定会碾压性地获得大的流量。不停地带节奏,不住地诋毁。是,流量是获得了,可是没有人愿意思考这其中真正的原因。”面对负面,至今无人为自己发声,冯潇霆选择不再做“沉默的大多数”,“我们都在观望着,如果时机成熟,以最小的风险去谏言,以最少的损失换取最大的结果和流量。可现在足球已经到底了,你曾经甚至看过一个不知真假的保洁阿姨来揭露球员的私生活换流量,我还要保持沉默吗?”

冯潇霆坦言,因为舆论环境,很多球员害怕失误:“现在的比赛氛围,有句话很流行,只要不失误就行。为什么会到这个地步?你只要一个微小的失误,就会被外界无限放大,有多少人拿着一个动图就把球员骂得狗血喷头,多么可悲啊。”

因为舆论环境,球员球场上的拼抢被遗忘了,“足协给球员拉的赞助商,帮助拍宣传的视频,莫名就变成了海参哥。又有多少人能记得他们曾经为了争抢一个球,鼻梁骨断了,肋骨断了,膝盖碎了。又有谁记得在韩国的那场比赛,我们被韩国队员欺负,身为队长必须冲在最前面的我。”

比被骂更可怕的是,很多球员都心寒了。在内忧外患中,中国足球举步维艰。“这几年,中超成绩不好,先后降薪、限薪。现在大部分球队都拖欠工资平均一年以上。换做任何一个人,老板告诉你我一年不能给你发工资,你愿意继续干吗?但大部分球员和俱乐部都相互理解和信任,共渡难关,为了热爱,为了情怀,也为了工作。可还是有一些俱乐部,做着肮脏的事,外援的钱结了,中国球员你就等着,把原合同撕了,逼你签一份打工合……这些球员找谁说?谁会替他们说话?”

冯潇霆们渴望被理解,也呼吁更多实干家的加入,“批评和指责很容易,认识自己很难,中国足球要提升需要的是实干家,而不是键盘侠。”

习惯被骂但还不能麻木

因为几句心里话上了热搜的冯潇霆说,训练之余的片刻宁静被打破了。“来看看现在足球的环境,或许不是坏事。”他并不后悔因此成为众矢之,“我确实快退了,很多事跟我牵扯不大,可现在‘00后’‘05后’这帮踢球的少年,他们付出了10年,20年的努力,日复一日的努力和磨练,他们的未来又在哪里?难道就躺平吗?”

“我经历了足球高光辉煌的时候,我们赢了两次亚冠冠军,拿了很多联赛冠军,国家队比赛两次赢了韩国,在12强赛也打出了水平。这些东西我们没有天天拿出去说,现在我们到了低谷,也没有抱怨太多,每天都坚持做自己热爱的事情。至于薪水,好的时候拿得多,不好的时候拿得少。这是市场规律,我们做不了主,可我们愿意在低谷时储备力量,再一次等待高光时刻。我应该是等不到了,但‘00后’‘05后’他们能等到。”

“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我们所能做的只有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不放弃。我爱这一行,我爱足球。”最重要的是,中国足球能够好起来,这是冯潇霆所能代表的所有球员的心声,“足球运动员、足球前辈、足球媒体人以及各个媒体平台,我们都是中国足球的一分子,大家的共同目标都是希望中国足球更好,那我们为什么不可以从更好的角度,去报道和挖掘故事,用更敏锐的正能量去探索和思考我们的足球呢?如果足球人都没有信心了,那中国足球就真的没有什么好期待的了。”

在冯潇霆发文后,他对于中国足球现实问题的思考引起申花队内共鸣,众人纷纷转发文章表达支持。“冯潇霆们、杨旭们一直被骂,我们习惯了,但是我们还没麻木。”杨旭发声力挺队友,“大家都说菜是原罪,可是为什么中国足球几代人的努力,换回来的却是一代又比一代的成绩差呢?只有建立中国足球正确的生态链环境和科学高级的青训体系才是核心,才是王道。恳请大家在留言喷我们的同时,还愿意送自己孩子去踢球,才是真正的爱之深,责之切。”

有队内人士表示:“一直以来都被人嗤之以鼻的中国足球总能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成为热搜的话题,到底该可喜还是可悲?作为自己口中即将退役的球员,冯潇霆大可不必冒天下之大不韪 这潭浑水,所以这压根不是‘你怼我回’的情绪宣泄,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深思和焦虑。真心希望冯潇霆口中的‘00后’‘05后’们能够有所触动,用技能提升自我,用知识武装自我,未来中国足球的阵地还是需要你们去坚守。”

“在中国足球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冯潇霆还能这样站出来说话,不管他说的是什么、说得对不对,他的勇气都值得肯定。”还有队内人士认为,无论对错,冯潇霆的勇气都值得称赞,“其实他发会挨骂,不发也挨骂,但就算有百分之一的人看懂了也算有收获。”

中国足球既需要内部的专业,也需要外部的呵护,“盐碱地上怎么可能绽放鲜花?需要的是更多愿意默默耕耘的人去不断地试错和改良,而不是在已经干裂的土壤上再撒上一把粗盐。”一名申花工作人员说。

足球人不是不能够接受批评,但更希望大家理智、科学地指出我们的不足,帮助我们成长,帮助年轻一代在更好的氛围下成长。”

——冯潇霆接受本报采访回应发声原因

众说纷纭

李毅——

胜者王,败者寇

自古以来都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对越南都输了还说什么呢?想让别人尊重你的行业只能靠大家的努力把这个行业做得更好,现在这个行业确实已经到了最艰苦的时候了,借用一句话,男人嚼吧嚼吧咽了。

李玮锋——

安静听,虚心做

成王败寇,没有成绩,别人就是会说你不好,这很现实。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安静地听取别人的建议,虚心地把这个行业做好。

人民网——

不要“玻璃心”

中国足球的问题不能简单归咎于球员,但说中国足球搞不好是因为“键盘侠”的批评,恐怕是中国足球运动员过于“玻璃心”了。

澎湃新闻——

嘴上功夫救不了中国足球

中国足球运动员如果真觉得委屈、不满,最实际和有效的回击方式绝不是在社交媒体上发表长文,而是用赛场上精彩的表现和优异的成绩让所有人闭嘴。我们都在期待中国足球的发愤图强、知耻后勇,也希望冯潇霆们都能明白,足球场上,是用脚说话的。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