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一晨
上周日夜里,娄老师在家看了一会儿央视直播的温网男单决赛。很多年了,有德约科维奇出战的决赛还是很精彩的!
只是,总感觉有些不对……哦,是屏幕右下角的中文字幕:德约科维奇VS基里奥斯。
基里奥斯?什么人?网坛新秀?黑马奔腾?明明看着脸很熟,为什么这中文译名却指向一位熟悉的陌生人?
咳,什么基里奥斯?这不就是那个著名的澳大利亚坏小子克耶高斯嘛?然而,克耶高斯这个中文译名本身就是不准确的,直接从澳大利亚偏到西伯利亚去了……只要对照一下人家坏小子姓名的英文写法Nick Kyrgios就知道这个希腊姓氏无论如何是发不出类似“克耶高斯”的读音的。
以娄老师多年的从业经验,我想多半是这样的——
最初的一位或几位译者一定是茫然面对,完全不知道Kyrgios这个希腊姓氏是如何发音。于是,这一位或几位译者一定是创造性地把“Kyr”三个字母想象成了“克耶”的发音。然后,这一位或几位又选择性地忽略了“gios”四个字母当中的“i”,这样“高斯”就顺理成章地出炉了。
必须要点赞央视同仁们多年来一直坚持使用“基里奥斯”这个正确的译名,很不容易!在现如今简体中文媒体几乎一边倒的“克耶高斯”的围剿下,“基里奥斯”还能在电视屏幕上屹立不倒,实在是清流难得!不过,在点赞“基里奥斯”的同时,笔者实在忍不住要想起另一股清流——新华社的“焦科维奇”!
回顾历史,自打塞尔维亚天才少年Novak D jokovic横空出世,在中国大陆有关他姓氏的中文译名就开始分道扬镳、各奔前程。新华社一路高举“焦科维奇”的大旗从未动摇,央视同仁则振臂高呼“德约科维奇”十数年如一日。
唉,必须得说央视到底是嗓门儿大!嗓门儿一大立马就显出底气更足,传播力更强!所以,Novak D jokovic必须别无选择地收下“德约科维奇”这个中文冠名!再以排山倒海之势横扫简中媒体!只留下“焦科维奇”在新华社的稿件中孤芳自赏、纸上谈兵……
大概只能怪Novak D jokovic自己不好,干嘛非要用如此不规范的英文拼写来表述自己的姓氏?既然你那个“D”不发音,干嘛还要加在里面混淆视听?
本周一,也就是温网决赛的第二天,娄老师发了一条微博:基里奥斯?不用克耶高斯了吗?开始回归正确译名路线了?写成焦科维奇VS克耶高斯多好!网友反应热烈,回复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