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冰
“首先我尊重任何对我的判罚,我自己也应该检讨自己的行为,但是目前我的重心放在亚青赛预选赛上,希望我们能在预选赛中取得好成绩。”7月14日,中国足协纪律委员会公布了对广州队球员艾菲尔丁的处罚决定,后者因为在与河北队的比赛中肘击对手而被处停赛三场,并且罚款3万元,艾菲尔丁则通过社交媒体做出了回应:“最后谢谢大家对我的关心,我有钱交罚款。”
之所以会回应“有钱交罚款”,是因为在中国足协纪律委员会的处罚出台之后,有人感叹“3万元,对现在广州队青年军的小伙子们,说实话也不算小数目。”——事实上,对于那些正在经历着欠薪的球员来讲,这样的一个“梗”却更加凸显了他们的“囧”,用一名中超球员的话说,就是“换成是我,只能借钱去交罚款了……”
球员如此,对那些存在欠薪问题的中超俱乐部来讲,亦是如此。2022年7月31日,成了他们不得不面对的又一条“生死线”。
按照中国足协的要求,各俱乐部2022赛季不得有新的欠薪发生。除此之外,2021赛季及之前的欠薪设立三个时间节点:2022年7月31日前解决欠薪不低于总额的30%;2022年10月31日前解决欠薪不低于总额的70%;2022年12月31日前解决全部欠薪。在上述三个时间节点,相关俱乐部必须向中国足协提交所有教练员、球员、工作人员签字的2021赛季欠薪偿还表。
与此同时,中国足协也明确了相应处罚:一、未在2022年7月31日前完成偿还不低于2021赛季及之前欠薪总额30%的俱乐部,禁止2022赛季第二次转会窗口注册新球员并处罚扣除联赛积分3分。二、未在2022年10月31日前完成偿还不低于2021赛季及之前欠薪总额70%的俱乐部,处罚扣除联赛积分6分。三、未在2022年12月31日解决全部欠薪的俱乐部,则处以降级或取消准入资格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