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 张腾
尽管受到超预期因素的冲击,本赛季的中超各家俱乐部在营收方面仍然非常惨淡,但是由于中国足协早就和各家俱乐部打了招呼,足协甚至专门成立了“清欠工作小组”,并且和各家俱乐部的投资人代表都有所沟通,因此在面临10月31日这一时间大限的时候,很多俱乐部都早有预期。
据记者了解,某些经营困难的俱乐部,甚至提前两个月就开始严格控制支出,暂停了一些原本正常的俱乐部运营支出,以集中力量拿有限的资金偿还球员的欠薪,达到中国足协制定的清欠标准。面对中国足协的清欠红线,不少俱乐部更是借助母公司筹措,按照规定偿还了欠薪。深圳俱乐部就已经陆续在上个月发放了球员的薪水。还有一些颇受关注的俱乐部,虽然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但是球队上下团结一心,也在想尽各种办法,希望通过诸如股改、招商引资、票务售卖等多种方式解决财政问题。
根据中国足协的相关规定,未能在10月31日之前解决70%欠薪的俱乐部,将面临扣除联赛积分6分的处罚。然而对于几家明显困难的俱乐部,他们更大的麻烦在两个月之后。根据规定,未在2022年12月31日解决全部欠薪的俱乐部,则处以降级或取消准入资格的处罚。
这对于本就已经意兴阑珊,俱乐部生存面临危机的河北队、武汉长江等俱乐部而言,今年的最后一天,就是球队的生死大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