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5日 星期五
放宽限制  有序引导  激发活力 市政协委员建议加快体校改革
第A10版:青少年体育 2023-01-16
加快“一条龙”落地 探索教练“包干制”

市政协委员建议加快体校改革

丁荣

从许海峰射落我国第一枚奥运金牌开始,我们培养的奥运冠军90%以上都出自体校。当前,各级各类体校依然是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怎么让上海的体校再吃香起来?出席上海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市政协委员、普陀区政协副主席、区体育局局长顾薇玲在提案《深化体校改革与体教融合 推动青少年体育迈上新台阶》中建议深化体教融合,创新教练员激励机制,让体校通过转型,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的新征程上焕发新活力。

本报记者 丁荣

探索体教融合新格局让“一条龙”布局落地

从体教结合到体教融合,近年来,上海不断探索适合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路径。2019年起,上海明确“一条龙”布局,推进高中阶段学校按一定比例与初中、小学组成基本的“一条龙”布局,实现教学、训练系统衔接。但至今为止,仅有少部分项目有完善的小初高“一条龙”布局学校,部分项目的龙头学校为中专职校而非普通高中,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运动员及家长参与竞技体育的积极性。

当前,受专业师资、训练场地、学校设项、户籍学籍等因素影响,区级体校在竞技体育人才初筛时期往往不能实现招生范围义务教育阶段全覆盖,仅局限于布局的几所学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后备人才的选拔范围。近年来,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增加了体育课时并规范了体育课教学内容,导致运动员不可再利用体育课内时间进行专项训练,使得运动员的文化学习时间进一步压缩。

在今年的上海市第十七届运动会女足项目比赛中,普陀女足夺得全部年龄组别冠军,实现大满贯背后正是普陀女足“一条龙”训练模式的优势。1993年,在金沙江路小学担任女足教练的钱慧希望她培养的“好苗子”能够保持队伍的稳定。在普陀区教育局和体育局等部门的支持下,这些女足小队员有了升学通道。经过20多年的探索,最终形成了以金沙江路小学、新普陀小学、曹杨二中附属学校为基础,梅陇中学女足为龙身,曹杨二中为龙头的“一条龙”训练模式,并逐步形成“小学做大、初中做实、高中做强”的发展体系。

对此,顾薇玲建议完善构建体教融合新格局,让“一条龙”人才培养体系真正落地生效。要建立稳定的顶层设计,以体育和教育部门为主形成稳定的联合领导小组,在招生政策、训练资源、项目经费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和支持,为运动员学历、就业提供相应保障。同时,要积极协调普通高中资源,让“三大球”“三小球”基础大项,以及上海的优势项目在区级层面至少有一所普通高中作为“龙头”,提高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性,打通运动员升学道路。在“龙头”高中学校体育特色项目确定的基础上,布局小学、初中有重点地开展相应体育项目,完善“龙身”“龙尾”。对于跳水、射击、体操等一些因客观条件而难以开展“一条龙”布局的上海传统优势项目,顾薇玲认为体校要发挥“定海神针”的阵地作用,在原有训练模式上创新,继续办好这些项目。

“包干制”激发活力让更多教练成为“伯乐”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一所体校要想有源源不断的优秀运动员涌现,就需要教练员团队孜孜不倦地发掘和培养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然而,已转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传统体校,其奖励和用款被进一步禁锢,教练员对于成绩的追求和事业的热情逐步减退,按部就班地工作成为不少体制内教练的选择。

当前体校招生模式多为教练员主动招生,运动员被动等待,很难主动参与到喜爱的项目中进行专业训练。同时,一旦教练员的训练方法和模式不适合运动员,容易造成运动员提早流失。传统体校选拔较注重身材条件和身体素质,对于项目热爱程度的考虑较少,导致运动员在后期训练中极易形成较多的心理和心态问题,这也是造成我国运动员退役年龄较早的一个重要原因。

通过调研,顾薇玲发现目前本市各级各类体校对于教练员的考核激励机制依然局限于比赛奖励、输送奖励等少部分要素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对国务院第九次大督查发现的典型经验做法给予表扬的通报》中提到“上海市推进项目经费‘包干制’有效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对此,顾薇玲认为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体校可借鉴类似方式来激励同样作为专业技术类人员的教练员,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青少年竞技体育发展再添新柴。同时,顾薇玲认为要扩大职称评定范围,将评定范围扩大到全社会、全领域,放开职称评定等级限制,使体制外教练员也能享受职称评定,认定其带教能力和水平,让更多有能力的人可以成为体校的“伯乐”。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