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冰
进入2023年第二个月份的中国足球,更确切地说是中国男足很忙。
对中国男足各支U字号球队来讲,今年无疑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年”——3月1日,U20亚洲杯赛率先开打,安东尼奥和邵佳一率领的U20国家队也将打响中国男足在2023赛季的“第一枪”,为此,这支春节前就已经前往海外拉练的球队,在进入2月份之后将再次启程,前往克罗地亚进行备战,随后于2月23日左右飞抵乌兹别克斯坦,进行最后的备战;6月份在泰国举行的U17亚洲杯赛,主教练杨晨率领的中国男足U17国家队将为打入世青赛这个“终极目标”而努力;9月份,成耀东领军的U23国足【目前正式更名为中国奥林匹克男子足球队(国奥队)】必须首先闯过U23亚洲杯预选赛这一关,拿到参加决赛阶段比赛的入场券,然后才会有机会冲击参加2024年巴黎奥运会的资格。
同样是在今年9月,扬科维奇和他的那支U24亚运队的目标,显然不仅仅是在本土举办的亚运会中小组出线,打进八强应该是外界对这支拥有朱辰杰和戴伟浚等现役国脚的球队的“最低期望值”,更何况扬科维奇之前在接受采访时曾经说过,不管什么比赛,他的目标都是赢球和夺冠,对已经带了这支球队第五个年头的塞尔维亚人来讲,没有任何理由改变自己的想法。
相比已经开启了“备考模式”的U系列国足,将在11月份出战2026年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36强赛两场小组赛的中国男足国家队,到目前为止,依然处于“休眠”状态之中。2022年3月份,结束了卡塔尔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12强赛的中国队就地解散,主教练李霄鹏在向相关部门完成总结和述职工作之后,便进入了“静默”状态,而国足也因为疫情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至今没有组织过一次集训,原本应该由国家队参加的东亚杯赛,也改由扬科维奇带领“U23+超龄球员”组成的混编队出战。
对中国队而言,11月份的两场比赛至关重要,因为比赛结果将直接决定中国队能否晋级到最后的18强赛阶段。打完36强赛之后,中国男足还将参加在卡塔尔举行的亚洲杯赛,这项原本应该在中国举行的赛事的比赛时间目前尚未最终确定,不过按照惯例以及亚洲各国联赛的时间表来看,大概率会放在2023年12月下旬到2024年1月上旬之间。
虽然从表面上看,国足距离11月份的“大考”还有10个月的时间,但是在目前主教练人选都没有确定的情况下,更不要说组队思路和战术打法了。此前曾有消息称,国足新帅的选择标准是必须熟悉亚洲和中国足球,具备快速上手能力,同时又拥有国际大赛带队经验的优秀外籍教练。根据这个标准,原伊朗队主帅奎罗斯以及曾经在中超执教过的奥拉罗尤等人都一度被认为是国足新帅的合适人选,但都没有得到相关方面的证实。
根据国际足联的2023赛季赛历,3月下旬将会有两个比赛日,不出意外的话,中国队也将安排两场热身赛,对手同样也是国家队级别的。如果届时新帅已经到位,相关的集训以及比赛指挥等工作,肯定会交给新的主教练;如果新帅依然没有确定,大概率会由李霄鹏牵头,与中方教练组一起完成集训和比赛,毕竟到目前为止,他从未明确地从国家队主教练位置上“下课”过。此外,以国家队主教练名义出征过东亚四强赛的扬科维奇,以及“李霄鹏+扬科维奇”的混搭执教模式,也都在“备案”之中,但具体如何选择,也只能等杜兆才和陈戌源等足协高层参加完2月初的亚足联会员代表大会之后再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