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6日 星期一
黄浦区打造青少年体育“金名片”
第A11版:青少年体育 2023-03-13
参加第十七届市运会创造历史最好成绩

黄浦区打造青少年体育“金名片”

丁荣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丁荣

177.25金、85.5银、89.5铜,有28人创31项上海市纪录,团体奖牌奖、重点项目团体奖牌奖两项第一!在上海市第十七届运动会上,黄浦区代表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作为上海的“心脏、窗口和名片”,黄浦区把体育工作放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来谋划推动,充分弘扬中华体育精神,为黄浦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核心引领区作出新的贡献。

四年一届的市运会是上海市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竞争最激烈的体育盛会,是对各区综合实力、竞技体育水平的大检阅。本届市运会黄浦区派出了1367名运动员,参加了36个大项中的28个大项的比赛,参赛人数创历届之最。在参加的全部50个分项中的40个分项比赛中,获得了177.25金、85.5银、89.5铜,有28人创31项上海市纪录。获得了团体奖牌奖、重点项目团体奖牌奖两项第一的历史最好成绩,同时获得重点项目总分奖第二、团体总分奖第三,奥全运突出贡献奖第二、优秀组织奖一等奖、团体奖牌最快进步奖、体育道德风尚奖等奖项,实现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

本届市运会中,黄浦区排球项目夺得41金;篮球项目获得30金,其中女篮包揽4个组别冠军;射击项目夺得19金,超越该项目市运会金牌总数的三分之一;跳水项目取得9金9银9铜,为代表团取得开门红。以上四个项目是黄浦区的优势项目。此外,田径、击剑、高尔夫、网球、羽毛球、沙滩排球、水球等潜优势项目纷纷创历史最好成绩。攀岩、散打、拳击、滑板等社会办训项目亮点纷呈。棋牌、篮球三对三等第一次入选市运会正式比赛的项目成绩斐然,其中篮球三对三项目收获4枚金牌中的3枚。黄浦区在报名参加的40个小项中,有29个项目都有金牌入账。

整合资源创造最大效益

体教融合走上“新高度”

体教充分融合一直是黄浦区青少年体育发展的最大依仗。黄浦区成立了区体教融合领导小组,设立了“区体教融合发展资金”,成立体教融合管理办公室,该办公室设在区体育局竞训科,负责配合协调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等各项事务的统筹协调。历任分管区长、区教育局领导、文化学校校长和相关工作人员,深入训练、比赛第一线,在人员、场地、资金等多方面予以关心支持保障,为训练、比赛保驾护航。

黄浦区有着深厚底蕴的教育资源,其中体教融合有58所传统项目学校、11支二线运动队、22家青少年俱乐部。2021年,黄浦区根据市教委、市体育局要求,完成了两批“一条龙”项目布局。在7所市重点高中布局了9个项目,第二批在7所区重点和普通高中布局了12个项目。在布局工作上,黄浦区的体教两家充分沟通,龙头学校布局充分考量原校办二线运动队建设以及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情况,结合各学校意愿以及场地情况、师资力量以及专项化课程普及等因素,做好顶层设计,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凸显龙头力量,做大基础底盘,形成集团合力。比如在本届市运会为黄浦区体育代表团夺得41金的排球项目,就有12所小学、3所初中、3所高中的布局。

健全机制实现人尽其才

教练团队扮演“压舱石”

本届市运会女子排球B组决赛会师的两支黄浦队伍的教练是“上海青训名教练工作室”带头人、黄浦区黄浦少体校排球教研组长于亚君;黄浦区卢湾少体校功勋篮球教练周苓虽然已经退休,但是老骥伏枥,辗转于男女篮各个组别的赛场,带领年轻的篮球教练员队伍再创辉煌;卢湾体育中心网球教练王祺一个人硬生生地从主要竞争对手手中抢到了5块金牌,白天黑夜地训练将这个项目带成了潜优势项目;黄浦区黄浦少体校射击项目教练组放弃节假日、双休日,调整训练时间,确保只要有学生来,就有教练在,最大程度保证训练。在本届市运会上,黄浦区的陈辉、吴修忍、于亚君等三名教练获得优秀教练奖。

多年来,黄浦区在上海市运会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优异成绩的背后是一支优秀的教练员团队。目前,黄浦体育系统在编在岗教练员有119人,在区体育局下属的6家事业单位开展了近30项训练项目,其中两所少体校(黄浦区黄浦少体校、黄浦区卢湾少体校)是国家高水平后备人才培养基地。除在编教练外,黄浦区体育局健全用人机制,制定了《教练员招聘办法》《教练员管理办法》《公开招聘体育教练员资格审查构成要素》等文件,以灵活方式对辅助性岗位的人才引进突破编制限制,以人事代理等形式在一段时间内吸纳人才为我所用,条件成熟后再通过程序纳入正式编制;通过与社会办训力量合作,共享教练员资源,实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在教练员培养方面,黄浦区体育局将每年的教案检查评比结果与年底的考核奖励挂钩,规定每个项目教研组至少两周开一次教研组会议,解决训练中的问题,增强团队凝聚力。在考核方面,黄浦区体育局重新修订了《教练员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晋升有关规定》,对于部分项目采用重点岗位试行竞争上岗机制,提倡“赛马”机制,“赛场”选才,根据运动员比赛成绩调整运动员编制数,将不合格的教练员调整到辅助教练岗位或者非比赛任务组别,实现“能者上,庸者下”。

多元合作实现多点开花

社会办训成为“生力军”

在本届市运会上,黄浦区体育局与圣巴公司合作办训的滑板项目取得4金;黄浦少体校的射击项目与上海锐猎射击俱乐部合作,步枪项目12金中俱乐部贡献了3金;黄浦区民办永昌学校的华瑜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在高尔夫项目上取得了1.33金。另外,攀岩,散打、跆拳道、拳击等重竞技项目通过与社会力量合作办训,也都有金牌入账,社会力量办训在黄浦区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苦于场地、生源等因素,在第十七届市运会备战周期,黄浦区体育局将社会力量合作办训作为青少年体育训练的重要补充,根据市体育局关于扶持社会力量办训的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出台了《黄浦区社会力量兴办青少年体育管理办法》。管理办法明确了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体育培训机构、各级各类学校以及企业、个人等不同的社会主体,都可以参与到黄浦区的青少年训练,相关部门将根据比赛成绩进行以奖代补,并明确奖励标准,奖励主要分为输送奖、输送跟踪奖、输送成果奖和青少年比赛成绩奖。自管理办法出台以后通过广泛宣传,目前吸引了很多社会主体参与合作,黄浦区社会力量办训的氛围逐步活跃并朝着向好的态势发展。建苗子库培育顶尖人才科技助力塑造“奥运星”

黄浦区历来是上海竞技体育的重镇,有着辉煌的历史,曾培养输送了庄泳、陶璐娜、火亮、杨文意、蒋丞稷、朱颖文、周鹿敏、朱建华、孙雯等一大批奥运冠军、世界冠军和明星运动员。在本届市运会上,黄浦区体育代表团有73名运动员获得“未来之星”奖,获奖人数为全市之最。

在市运会赛场争金夺银的黄浦运动员身后,有一支专业的科技助力团队在保驾护航。在全市各区中,黄浦区拥有唯一的独立科研事业单位——黄浦区体育事业发展指导中心(科研站)。在本届市运会中,区体育局竞训科根据上一年度各项目锦标赛的成绩预测了市运会前三名运动队(员)的名单,并制定了《重点运动员营养保障补贴办法》,由科研站为有望取得前三名好成绩的重点运动员提供营养保障和科研服务。

在青少年体育工作上,黄浦区的眼光不局限于四年一届的市运会,更瞄准全运会、奥运会,努力为上海乃至国家培养输送高质量的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黄浦区体育局建立了重点运动员苗子库,目前名额108名,被称为“108将”,苗子库人数根据项目发展及训练水平变化进行缩减或扩延。比赛成绩和输送潜力是挑选苗子库重点运动员的核心指标,同时教练员评价、科研评价也是重要的参考。苗子库运动员是日常训练的重点对象,也是平时营养保障和科研服务的主要抓手,在训练资源和科研服务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倾斜。苗子库施行动态管理,遵循“宁缺毋滥”原则,两年内申报培养目标及比赛目标未能达成的运动员,会及时清理出库,并对空位依据入库条件进行递补。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作为上海的“内核”,黄浦区以上海中心城区“核心区”的使命与担当大力开展青少年体育工作,通过打造体教融合发展示范区充分发掘体育育人的多元价值,优化结构布局打造多元化青少年体育发展新格局,以科研助力为支撑推动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奋力将青少年体育打造成一张闪亮的“金名片”!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