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雷
异地搬迁曾经是中国不少足球俱乐部的一种活法,十余年前曾形成风潮,一时间要搞清各队的原队名或是前身,都要花上不少时间。
搬迁潮产生的根本原因,无非是俱乐部生存完全依赖于投资方输血,自身完全没有造血机制。而投资方搞足球可不(仅仅)是因为喜爱或是奉献,多数情况下只是拿着职业足球作为筹码,与所在地政府交换某种潜在利益。也因此,俱乐部就成了无根之木,随“资”飘荡。
随着中国足协在俱乐部转让规定中打了补丁,基本堵死了跨省异地搬迁的漏洞,中国职业联赛总算太平了几年。没曾料想,在新赛季中甲开幕当天,异地搬迁又再次点爆了舆论。
关于四川九牛的声明已无需赘述,网络上已经铺天盖地。在联赛已经开幕,不存在递补球队继续参赛的情况下,四川九牛方面提出的“不满足搬迁申请我就退出”,可谓是鱼死网破的姿态——既然不让我舒服,那所有人都别舒服——已经被赛会制折腾了三年的中甲,终于迎来主客场制的回归,看起来在一点点步回正轨,但四川队的举动旨在破坏这种氛围。
也许四川九牛的投资方受了些委屈,但真相究竟如何,需摆事实讲道理,拿出证据来才能服众。更况且,关于俱乐部异地搬迁的事宜,足协方面确实从未正式成文下发,即使达成某种“口头承诺”,也无法作数。这是做人做生意的常识,作为世界知名的足球投资企业,城市足球集团应该完全了解这一点。
城市足球集团这次“极限施压”,无疑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中国足协在目前情况下很难应允四川九牛方面提出的要求,一旦这次点头,日后必有仿效者,在赛季开始后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这日子是没法再过了。哭着喊着非要“离家出走”的俱乐部,也把自己的后路断了。很难想象,还会有四川球迷继续支持这支选择背叛的队伍。前路不通,后路已绝。这莫非才是城市足球集团及其四川九牛想要的结局?
毫无疑问,城市足球集团是全球最成功的“连锁型俱乐部”之一。无论曼城还是墨尔本FC、纽约FC,该集团旗下最成功的三家俱乐部都处于“一城双队”的竞争状态,靠着投资方的重金投入与持续运营,最终成为这座城市的足球代言人(横滨水手也是同样状态,不过城市足球集团只是拥有一部分股份)。那么为什么在四川九牛身上,就看不到城市足球集团的耐心和执著呢?
中国足坛诚然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与不足,但在现有条件下答应了九牛俱乐部的条件,这才是真正的“不职业”和“不专业”。如果中国每位足球投资者都和城市足球集团选择一样的做法,这个联赛就绝无可能拥有“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