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是整年无休的民生大事,不过在每年暑假期间,运动一“夏”的主力军里总能看到更多青少年的热情参与,并且这已成为一道特别的夏日体育风景线。
专题撰稿 本报记者 章丽倩
灵活机动促创新夏日雪上也精彩
好动是很多孩子的天性,不过,想要在课业学习和业余训练上做到两者兼顾,或者说在兼顾的路上走得尽量长远一些,可以说每个孩子及其背后的家庭都付出过不小的努力。有的家长在私家车的后座上准备了可移动的小桌板,以便孩子在停车休息时能做些功课;还有些家庭则是每逢寒暑假都把时间花在了陪孩子“练过瘾”上……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天,自然也有不少孩子是在运动一“夏”中度过。
“这是我第一次上真雪场地,感觉很新鲜也很有收获。这次参赛的经历,我应该会记很久吧。”第二届上海市青少年滑雪公开赛的一位小选手分享道。该项赛事于8月上旬举办,与第一届相比,这回它最大的创新就是将比赛场地从上海的滑雪模拟机上搬到了哈尔滨的真雪场地。不少小选手的家长都告诉记者,这次暑期外赛的经历可说是圆了自家孩子长久以来的心愿。“真的也只有寒暑假才有比较多天数的假日,可以让孩子们来过把瘾。”
据记者了解,目前上海已有11个区开展滑雪项目的青少年培养,随着各区滑雪队和区级冰雪协会的纷纷建立,申城的青少年滑雪人口正在快速增长。以这回的上海市青少年滑雪公开赛,便有八个区派出队伍参加此次比赛,奖牌覆盖率更是达到了75%。
“我觉得这次比赛让金牌更有意义了。”从第一届赛事时的U8高山滑雪男子冠军到第二届赛事中的U10高山滑雪男子组第一名,选手王翔鹰特别感慨。时隔两年,横跨两千公里,从模拟机到真雪场地——王翔鹰的经历也正是上海许多滑雪少年共同的成长回忆。
在几乎终年不下雪的南方城市,上海滑雪少年们上真雪经历自不能与北方同年龄段的孩子相提并论,很多小选手都是从滑雪模拟机上入门,凭着一股热爱走到了现在。据记者了解,在此次上海市青少年滑雪公开赛的参赛选手中,约30%的人的上真雪经历才30天,更有短者甚至只有七天。滑雪模拟机上练出的基本功,让他们迅速填补了上真雪的“小白期”,比赛中他们不断挑战自我,用实际表现告诉众人即使没有天时地利,但热爱和努力也可让他们御雪飞翔。
参赛有助交流 增加亲子互动
对更广大的申城青少年来说,他们运动一“夏”的主舞台自然还是在上海本地。足球场上、篮球场内、攀岩馆里,还有台球、跳绳、智力运动等,在丰富多元的舞台上,他们挥洒着汗水,也留下了充满体育共鸣的暑期记忆。
在上海城市业余联赛一项运动嘉年华的跳绳联赛总决赛中,133位青少年跳绳高手齐聚,在单摇跳、间隔交叉跳、双摇跳、个人花样等多个项目中演绎了传统跳绳的全新风采。另外,别看这只是一项民间赛事,却也邀请到了国际上的跳绳冠军来共襄盛举。“上个月我刚参加完2023年跳绳世锦赛,本月马不停蹄来到中国交流跳绳文化,这场黄浦江畔的比赛很能体现中国青少年的水准。”澳大利亚跳绳冠军卢克分享道。
作为集竞技、健身、娱乐于一体的户外体育项目,攀岩运动有着“峭壁上的芭蕾”美称。尤其竞技攀岩在2020东京奥运会成为正式比赛项目后,这项运动也在上海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喜爱。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上海攀岩运动人口大概在50万至60万之间,其中最庞大的群体是青少年。暑假期间,上海城市业余联赛舞台上的市攀岩业余联赛也迎来高潮,吸引到众多青少年爱好者的参赛。
上海市登山户外运动协会秘书长黄泓清介绍说,今年是上海市攀岩业余联赛的第五年,“我们希望把所有攀岩选手聚到一起,同时倡导来赛就有积分,鼓励更多人加入攀岩联赛。”
另外,“商圈+亲子运动”的模式在这个暑假里也愈加受到认可。商场里不宜多人快速跑动,但假若真的拉起安全线、圈出场地来办活动,多多少少又会影响到普通顾客的体验,所以,“商场+定向”的活动形式就渐渐多了起来。通过定向赛的任务设置,拉近父母和孩子间的距离,让全家来协同作战完成所有关卡,轻松愉快地度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