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07日 星期一
台球为他们插上梦想的翅膀
第A09版:台球 2023-09-18
2023年WDBS上海市残疾人斯诺克邀请赛举行

台球为他们插上梦想的翅膀

李冰

斯诺克促进残健融合

台球让我变得勇敢,让我觉得自己跟正常人没什么两样,别人用手可以做到的,我用脚也能做到。 ——彭祥伟

沈弓

莫全虎

本报撰稿 本报记者 李冰

架杆、选位、瞄准、击球。

如果不是因为用两只脚趾夹着球杆,如果不是因为坐在轮椅上,如果不是因为另外一只手止不住地颤抖,这些球手无比专注和坚定的眼神,很容易让人把他们和那些叱咤国际台球界的专业选手联系在一起;而在9月10日的这个上午,他们的名字也只有一个——2023年WDBS上海市残疾人斯诺克邀请赛选手。

由上海市台球协会、上海市宝山区残疾人联合会、上海市宝山区体育总会主办,世界残疾人比利与斯诺克协会全程支持的首届上海市残疾人斯诺克邀请赛暨残健融合台球嘉年华活动在上海宝山区的合绅汇台球俱乐部开杆。世界职业比利与斯诺克协会主席弗格森,上海市残联副理事长汤艳,上海市宝山区副区长、区残联主席薛飒飒,上海市台球协会会长葛善根出席开幕仪式。

本次比赛项目为斯诺克6红球个人赛,根据选手不同残疾程度和技术水平,分为轮椅选手组、轻微残疾选手组、智力障碍选手组、自闭症选手组、视力障碍选手组等八个组别。比赛采用中国台球协会颁发的斯诺克比赛规则,三局两胜,限时60分钟决出胜负。

宝山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宝山区残疾人联合会主席薛飒飒在谈到本次比赛时表示,关爱残疾人士的文化体育生活,丰富他们的精神需求与追求,是一件长期而有意义的工作,这次与上海市台球协会的成功合作是一种很有示范性的实践,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看到残疾人朋友在台球中找到了快乐,感觉我们的工作是有价值的。今后各方要进一步加强合作,融合各方面的社会资源,为广大残疾人士提供更多更大的舞台。”

沈弓:退伍军人爱台球

贴在沈弓身上的标签有很多:台球国家一级裁判员、IPSC国际实用射击协会会员、国际认证实弹射手、上海市社会体育指导员,但是面对记者的时候,他说的第一句话却是“我是一名退伍军人”。

因为受伤,三十年前的沈弓以伤残军人的身份退伍回家,对于他这个当时只有二十岁出头的毛头小伙子来讲,连天空似乎都暗淡了许多。“因为我受伤的部位是膝盖,两条腿都不能发力,包括到现在也不能做太大的跑和跳的动作,那个时候就觉得自己这辈子还有那么长的时间,是不是只能就这么过下去啊……”

入伍之前,沈弓一直都是中学校园里的运动健将,如果不是去当兵,说不定就会到足球道路上闯荡一番了,由此也不难想象,受伤之后他的心情有多失落。“后来想明白了,能不能走出来,或者能走出一条什么样的路来,关键还是在我自己。”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沈弓开始接触到了台球:“以前觉得很多打台球的人不务正业,所以下意识地会想着远离,但是当你真正了解了这个项目之后,你就会明白一个道理,关键还是看人,这也是我后来越来越喜欢台球的主要原因。”

或许是因为那段从军的经历,喜欢打斯诺克台球的沈弓的另外一个爱好,就是实弹射击。虽然在很多人看来,斯诺克跟射击属于动静分明的“一文一武”,但是到了沈弓的身上,却没有丝毫的“违和感”,他可以把这两个项目同时做到相当专业的级别。“其实在我看来,台球和射击并不矛盾,首先都需要有稳定的心态,然后要多动脑筋,同时更要有大局观和全局观,不能局限在一个球或者一发子弹有没有打好上面。”在沈弓看来,像台球和射击这些体育项目是这样,做人的时候同样也是如此:“我现在带一些刚刚开始打(台)球的小球员时,一定会跟他们说,学会打球之前,必须先学会怎么做人,心正了,人才能正,走的路才不会偏,这也是搞了这么多年台球和射击带给我的一些领悟。”

莫全虎:喜欢那种挑战自己的感觉

“我这次是一个人过来(上海)的。”说这话的时候,莫全虎一脸“求表扬”的表情。

对39岁的莫全虎来讲,因为智力障碍,即便是在南京,他也很少会一个人出门,更不要说从南京到上海而且还要自己搞定吃饭住宿比赛所有事情这样的“远门”了。

相比其他动辄十几年“球龄”的选手,刚刚打了三年台球的莫全虎只能算是个“新人”,但是作为一名老资格的“运动达人”,他却一点都不怯场。“我特别喜欢运动,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游泳,还有长跑,我都很厉害的,打台球也一样,爱拼博才会赢!”

“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说这句话的时候,莫全虎的眼睛里也在闪着光,用他的话说,就是“喜欢那种挑战自己的感觉”。“打台球让我觉得很开心,尤其是球落袋的时候,当然不管怎么样,运动员都要拼搏,不能放弃。以前我长跑的时候,我妈怕我吃苦,不让我跑,但是我爸很支持我,所以我一直都在坚持,打台球我也会坚持下去的。”

一直把丁俊晖和潘晓婷视为偶像的莫全虎,虽然到现在也没机会跟他们近距离接触过,但是他相信,只要自己坚持把台球打得越来越好,总有一天能跟偶像拍照合影的。“以后我会常来(上海),我在这里认识了很多朋友,大家都很喜欢打台球,我们也一定能越打越好。”

彭祥伟:下一个目标,残奥会

重庆伢儿彭祥伟一直都清楚地记得,6岁那年让自己挥之不去的那个噩梦发生时的一幕。

“现在好多了,有时候说起来就像是在说别人的事情一样。”在记者对面坐下来的时候,彭祥伟刚刚被对手淘汰,无缘晋级下一轮比赛,但他脸上却始终带着笑容:“人生不就是在不断的挫折和失败当中继续努力前行吗?我来了,努力过了,这次输了,下次还有机会赢回来,对吧?”

因为一次意外,6岁的彭祥伟失去了自己的双臂,身体上的残疾是一方面,“我为什么跟别人不一样”的疑问,给他带来的是各种难堪和自卑:“那时候连家门都不愿意出,就怕别人看我时的那种眼神。”

16岁那年,彭祥伟第一次见到了台球,不过在那个时候,他并没觉得这跟自己有什么关系。“一开始是我哥他们带我去镇里的台球厅玩,后来打台球的人越来越多,我爸妈也买了几张台球桌,然后让我在那里看着,算是让我有点事情做吧。”

彭祥伟开始打台球,源于来自家球厅打球的一个朋友的一番话。“他跟我说,你是这里的老板,你都不会打球,我们玩起来没意思。然后我就说,好的,我也练一练。”

为了这句“练一练”,只有彭祥伟知道自己付出了多少。“一开始练的是站,就是能在台球桌前面站稳,用了半年的时间。”学会了“站”之后,用右脚两只脚趾架杆并且击球,彭祥伟又花了一年半,所以当他这辈子第一次把球打进的时候,感觉整个人都傻了:“我记得特别清楚,那个球很薄,然后从中袋那里进的底袋,然后我就在想,真的进了吗?真的是我打进去的吗?”

此后的十几年时间里,虽然受各种原因影响,彭祥伟只能断断续续打球,但台球从没有离开过他的生活,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台球改变了我99.99%的人生”。“台球让我变得勇敢,让我觉得自己跟正常人没什么两样,别人用手可以做到的,我用脚也能做到,”因为要参加比赛,彭祥伟从重庆到了杭州,而他的脚步,也从重庆的小山村到了广州和上海这些他只在地图上看到过的名字:“如果不是台球帮我迈出第一步,我可能永远都走不出来了。”

此次的上海之行,彭祥伟在结识了一些热爱台球的新朋友的同时,也为自己树立了一个新的目标。“现在台球已经是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了,我会继续努力训练,争取代表中国队参加残奥会。只要心中有梦想,只要努力,就有梦想成真的可能,对吧?”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