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冰
尽管不像西甲的巴塞罗那队那么夸张,在10月份的两个国际比赛日有多达12名球员被各支国家队征召,但至少从贡献的国脚人数来看,被国家队和国奥队“挖”了10名队员的上海申花队,应该能跟巴塞罗那队“与我心有戚戚”。
从消极的角度来看,继亚运会之后再次陷入“人荒”的申花队,受“FIFA病毒”的影响不可谓不深,毕竟为了保持训练的正常进行,教练组中几名年轻一点的助理教练之前在分组对抗时,没少亲自披挂上阵,最后不得不从梯队当中临时抽调一些年轻队员上来,才算解了燃眉之急。
事实上,半套主力阵容长期缺阵带来的影响,远不是回来之后把“坑”填上那么简单,毕竟作为对配合默契度有着非常高要求的体育项目,场上11名队员之间、主力与替补队员之间能否在比赛中形成合力,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平时的训练,再加上随时可能出现的伤病影响,这些正是“FIFA病毒”这四个字让强如巴萨皇马曼城拜仁这些豪门球队都想敬而远之的主要原因。
从积极的角度来看,有如此多的球员入选国字号球队,是对正在进行年轻化的申花队的认可与肯定。虽然相比上半赛季的惊艳,申花队在下半赛季的表现和成绩都不那么让人满意,但是能够在联赛进入到最后的收官阶段时,跟去年相比几乎是换了一套阵容的这支球队依然能够位列前三,申花可以带着更加坚定的信心,面对来自中超赛场的竞争。
入选两级国家队的10名申花球员当中,只有国足队长吴曦一个人超过了30岁,25岁的马镇成为了其他九名队员当中最“老”的那个,他们也是国家队主教练扬科维奇最为期待的“新鲜血液”。可以肯定的是,随着中国男足国家队年轻化的进程,不光是现在就在国家队中的朱辰杰、蒋圣龙、戴伟浚和马镇,在杭州亚运会中表现出色的汪海健和徐皓阳,以及国奥队中的几名年轻球员,如果能在联赛中继续证明自己,未来都会有机会入选国家队,多名球员被国足抽调的情况,大概率会成为一种常态,如何面对这个新的挑战,对申花而言,无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教练组来讲,只有提前做好充足的预案,把“FIFA病毒”可能带来的影响想到前面,学会与“FIFA病毒”共舞,才能在为中国足球做出更大贡献的同时,实现俱乐部与国家队的“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