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雷
海港对泰山之战,是一场注定载入史册的比赛。
现今中超最强者之间的强强对话,而且直接决定冠军归属,最终惊心动魄的元素与技战术无关,却因为五张红牌制造出巨大的戏剧张力,而这些红牌亦毫无争议,张张都理所应当。这无疑令人感到有些沮丧。天王山被活生生打成了奥本山。
从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山东泰山一挑即燃的情绪。客队、队内伤员众多、必须取胜的追赶者……所有的外界因素都对山东不利,因此要想在这场关键之战中实现翻盘,将局势搅乱是一种可以想象的选择。
海港回应对手方式则毫无理性可言。赛前就是积分领先方,赛中又先取得比分领先,在这种双重优势下,唯一合理的做法就是无视对手的一切挑衅,将比赛尽可能拖入平淡的节奏中。
在还剩9轮的情况下领先多达14分,这在主流联赛里是铁定夺冠的局面。能被对手一路追赶,直到倒数第二轮的最后时刻都悬而未定,海港队的问题就出在自身。回顾整个赛季,除了赛季初期顺风顺水,这支早早就被视为争冠热门的球队麻烦不断。唯一幸运的是海港队最终守住了积分优势,有些跌跌撞撞地率先冲过终点线。
似乎大部分的锅可以由主教练哈维尔来背。这位西班牙人第一次得到在争冠球会执教的机会,他显然不够自信,但又不得不表现出权威,于是性格在自负与自卑中不断切换。哈维尔需要这个冠军,这是自己未来求职的敲门砖,于是选择赌一把:他将手头最好的球员压榨到了极致,全然不顾球队需要合理轮换以便打好整个赛季,更需要为未来培养坚实的力量。
但从更深层的角度来看,海港俱乐部何尝不是在“赌”?这个冠军似乎在管理层眼里优先级最高,哪怕为此牺牲管理制度,牺牲球队未来也在所不惜。不止一位球员与主教练险些发生冲突,而当事人都没有得到任何公开处罚;主教练陷入难以自拔的信任危机,俱乐部也根本不愿或不敢换帅——只能认为,俱乐部认为拿到冠军方能万事大吉,一切问题就不再是问题。
可真的会这样吗?海港一线队平均年龄高达28岁,主力阵容超过30岁,整个赛季U25球员只有两人登过场(其中一人只打了半场),未来又该怎么办?冠军从来不是包治一切的万能药。它只是一种交代,交代了过去,交代不了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