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雷
25年前的11月12日,中国足球队在大连结束了1998年世界杯预赛十强赛的最后一场比赛。无缘出线的命运在赛前已经注定。最后一场对科威特的比赛,其实只是走过场而已。
那是一届轰轰烈烈的世预赛。那支集结了职业化初期全部精英的中国队,留下客场终场前绝杀科威特、主场力克沙特的激动时刻,但更多的片段是灰色的——2比4被伊朗翻盘、2比3不敌卡塔尔都是被念叨了很多年的心碎回忆,《金州不相信眼泪》之所以红极一时,正因为记录了一代球迷的共同情感。
赛后四天,体育记者出身的时任国家体委宣传司司长何慧娴撰写了题为《给中国足球一个准确定位》的长文。文章指出:“平心而论,中国足球队不过是亚洲十强中的二流球队,还没有完全具备冲击世界杯的实力。如果不能保持清醒头脑,把偶然冲出去看作是必然冲出去,看不到自己的综合实力仍然不够,那就把自己的位置又放高了,一定还会在未来的比赛中犯错误,重新倒退回来。”
恰恰是这一定位,当年引爆了舆论。反对者认为,“二流论”是对中国足球的自我矮化,也使相关人可以逃避责任;亦有人表示,自认二流只是一种心理安慰,以便心安理得地接受失败。观点不同,立场倒却统一,总而言之,虽然当年已是连续六次冲击世界杯失利,但彼时的舆论并不接受“二流论”。
也对,也不对。二十多年前的亚洲足坛尚未出现强者愈强的趋势。能跻身十强赛的队伍,都说一流也没问题;日韩沙伊与身后球队差距并不大。所谓争论,不过是“流”的范围大小问题。
这二十余年来,世界足坛被欧洲化潮流席卷,日本、韩国、伊朗赶上了这波浪潮,沙特、卡塔尔则靠着重金投入维持了自己的水准——这些亚洲一流队伍拉大了与身后追兵的差距。有趣的是,多支过去的三流球队同样依靠血统归化工程,享受到欧洲化浪潮的部分福利,无论是越南、泰国、印尼、菲律宾等东南亚队伍,还是伊拉克、叙利亚、巴勒斯坦等中东代表,都有更多的欧洲球员选择,从而短期内维持或提升自己代表队的水准。一流在身前越跑越快,二流又被更多的三流球队追上,这便是亚洲足坛如今的现状。
如今又该如何准确定位中国足球呢?毫无疑问的二流,甚至在这个逐渐扩大的档次里继续下探。当年的争论,今天看来恰是一种逝去的幸福,至少那时还能摆出理由让一部分人相信,中国足球可以比二流更高一点点。如今,在看得见的短期内,保住二流才是中国足球的目标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