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连连,收获满满,前程远大——这应该是对郑钦文在这澳网两周里的最好概括。在今年的墨尔本公园里,她职业生涯第一次打入大满贯赛的女单半决赛和决赛,第一次捧起澳网亚军奖盘,与偶像李娜有了第一次的近距离直接交流,世界排名也第一次跻身前十之列(本周排名升至第七位)。更何况,郑钦文才21岁,正是潜力无限的年纪。在广大球迷举首戴目了十年之后,郑钦文终于接棒李娜。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章丽倩
●李娜之后第一位打入大满贯赛单打决赛的中国金花
●世界排名第一次跻身前十之列(本周排第七位)
●李娜之后第一位世界排名进入前十的中国金花
郑钦文:从决赛失利中我可以学到更多
在澳网女单决赛中对上世界排名第二的萨巴伦卡,郑钦文的赢面本就不大。关于这一点,从大赛经验、晋级之路、数据参数、技术特长、交手战绩、专业预测、赛事赔率等许多方面都有较明显体现。但在决赛后的发布会上,郑钦文还是落下了遗憾的泪水,“我觉得拿到冠军才符合我的预期。”
21岁的郑钦文,她带着国内球迷长达十年的期待,出现在了本届澳网的女单决赛场上。尽管这才是郑钦文第九次参加大满贯赛和第一次闯入决赛,但她对胜利依旧无比渴望。怎奈何,这回的对手却是萨巴伦卡,是与她同处“高大猛”赛道又在多个方面更胜一筹的萨巴伦卡。
“我开局进入状态太慢,也没能够打出自己的网球,关键就是在比赛开始的时候我没能保住发球局,后来有连续三个破发点机会的时候也没能回破……面对普通的对手,可能丢个两局还能追回来,但是面对顶尖选手就非常难了。对阵萨巴伦卡这样攻击性很强的选手,如果抓不住机会,就会很快输球。”郑钦文此前和萨巴伦卡虽仅有过一次职业交手,不像是对上世界第一的斯维泰克已经五连败(0胜5负),但她在去年美网1/4决赛不敌萨巴伦卡的那场比赛(以1比6、4比6告负),还是让人颇有印象。尤其是一张现场照片,为了接住“重炮”萨巴伦卡的发球,郑钦文的接球位置已经退到了靠近场边广告牌的地方。
输球虽遗憾,但郑钦文表示,这让她看到了更多自己需要去提升的地方。“从决赛的失利当中我可以学到更多。在这场比赛中,我看到了自己还需要继续进步的地方,还是要放平心态慢慢来,先把不足之处改进,再去想下一场比赛。输球的背后肯定有原因,我们会去找到原因,下一次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
近20年来,仅有两名球员在澳网女单决赛中一个发球局也未丢地夺冠,前一位是2007年的小威,她在决赛中以6比1、6比2轻取莎拉波娃,后一位便是此番的萨巴伦卡,她的获胜比分为6比3、6比2。实际上,靠着“重炮”发球的优势,萨巴伦卡在本届澳网的每一轮中都是速战速决,两盘胜出。
作为去年澳网的女单冠军,在此次晋级之路上,萨巴伦卡前六轮对手的综合实力强于郑钦文的手下败将们。在排名世界第四的高芙、第11位的克赖奇科娃等人的拦截下,萨巴伦卡前六轮过关总耗时6小时55分钟。郑钦文的该项耗时则为11小时34分钟,显然是打得更辛苦一些。
排名升至世界第七踏着偶像足迹追梦
在郑钦文捧起亚军奖盘的同一天,澳网的中央球场里还上演了另一桩励志事件:43岁又329天的印度球员博潘纳终于首度折桂大满贯男双,并将在本周登顶成为ATP史上最年长的世界第一。博潘纳赢得了这场“时间赛跑”,而郑钦文在以澳网亚军的实绩正式成为李娜接班人后,将开始自己的“时间赛跑”。
个人职业生涯的第一场女单半决赛和决赛,仰望着偶像兼“师姐”的李娜,郑钦文一路打拼至此,澳网势必成为她记忆中浓墨重彩的一幕。但要知道,李娜当年第一次闯入大满贯决赛时(2011年澳网),可也没能立马再进一步成为冠军呀。李娜是在2011年法网首度折桂大满贯,并在将澳网决赛经历攒到第三场时,才终于在墨尔本公园圆梦(2014年澳网)。
本届澳网前,郑钦文在大满贯赛中的最佳表现是跻身八强,但自此往后,尽管“给年轻人多些时间成长”很理性正确,但外界对她大满贯期待的起步基准可能就要拔高到八强了。还记得李娜的2011赛季后半程至2012赛季吗?在2011年法网登顶后,由于连着六站大满贯赛都未能打入八强,李娜长时间处于舆论中心,压力可想而知。
另一方面,必须要承认,郑钦文此次能获得澳网亚军,上佳的签运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推波助澜:决赛前一路未遇种子选手,前六轮对手的世界排名分布在第54位至第95位之间,六人的平均排名仅第81位。对职业球员而言,这样的好运非常稀有。
幸而,也有可帮助郑钦文减压的消息传来。澳网女单亚军,这一成绩带给她的利好不仅是172.5万澳元的奖金,还是世界排名上的跃升。本周,郑钦文的排名将第一次正式跻身前十,升至第七位,较澳网前提升了八个位置。
排名提升所带来的直接收益是——她将在参赛时获得更多高排位种子选手的福利。以本届澳网为例,假如此前她没能通过打比赛努力提升排名,那女单12号种子的身份就不会落在她身上,可遇不可求的好签运也就不属于她了。
“郑氏剧本”大男主福星高照终成大腕
在属于郑钦文的“2024年澳网剧本”中,除了有李娜这位重量级“特邀客串”外,还有一位男性的戏份也颇为吃重,他就是——“好马要吃回头草”的佩雷·里巴教练。
自去年6月法网落幕至今,在这短短七个月里,35岁的里巴完成了从非著名年轻教练到大满贯当红福星的惊人转身。要知道,去年法网后他可是因成绩未达预期而从郑钦文团队中黯然退出。但在那之后,无论是助高芙赢得包括2023年美网在内的三站巡回赛冠军,还是重回郑钦文团队后,在本届澳网立马助阵了又一场大满贯决赛,里巴教练的神奇实绩已将其推到了国际一流教练的阵营中。
与单方面毁约、转投大坂直美团队的名教头维姆·费塞特相比(在去年法网落幕后至杭州亚运会前短暂执教郑钦文),自2021年就开始与郑钦文合作,将其从世界排名200位开外带到前30位之列的里巴教练,在费塞特毁约后愿意再来执教并大展福将本色的里巴教练,简直就是完美搭档的典范了。
相识较久,良好的私交,郑钦文的高天赋和超级刻苦的本色,里巴教练在近日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些都是他俩合作关系得以再续的原因。
“我很高兴她打电话给我,并继续我们之前的工作……她非常刻苦,我从没有见过任何一名别的球员像郑钦文这样努力。很久之前,那是我们刚开始合作的第一周,我们从早上7点开始训练,练了很久,第二天、第三天也是这样。我本来以为四五天后她会喊累,但她没有。后来到了某个时候,我都有点生气了,因为她总还想练,但我必须要让她停下来。这是我第一次遇到这样的球员,你可以想象得到,她对梦想有多么执着,有多么想去实现目标。”里巴分享道。
“钱”程远大
谷爱凌的劲敌出现了
在体育商业开发的版图上,谷爱凌的“劲敌”出现了,她就是——在本届澳网实现了质的飞跃的郑钦文。
20岁的自由式滑雪选手谷爱凌,她是2023年全球女运动员收入排行榜上的第二名,年收入2210万美元,在2022年揽入2010万美元的基础上实现了进一步丰收。与此同时,非常醒目的一点是——谷爱凌是该榜单前十名中唯一的非网球运动员。
网球是职业化最成功也最富足的女子体育项目,这一点已得到许许多多的数据支持,无需赘述。如今,“中国”“年轻”“实力拔尖”“高价值潜力”“形象正面阳光”,当这些关键词成为郑钦文和谷爱凌身上的共性特征时,前者“飞升”在即就成了板上钉钉的事。
在谷爱凌2023年揽入的2210万美元中,2200万美元是赛场外的商业收益,与参赛直接关联的奖金等收入仅为10万美元。由于受伤和滑雪赛事的季节性原因,去年谷爱凌未参赛的时间长达约11个月。“她(谷爱凌)是少有的在两个冬奥年之间收入没有下滑的运动员,这位自由式滑雪选手兼模特在全球拥有长期赞助。”
再看郑钦文,实际上她在2023年已有不错的收获,以720万美元排在榜单第15位。其中,来自赛场内的收入是170万美元,来自赛场外的收益则为550万美元。
今年澳网的总奖金突破历史新高(该赛事有总奖金逐年增长的惯例),达到8650万澳元,较2023年增加了1000万澳元。按照分配规则,女单亚军可获得172.5万澳元(约113.4万美元),再加上职业网球是出了名的全年连轴转,21岁的郑钦文又处于势头正劲的“飞升”期,真是当之无愧的——前程远大,“钱”程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