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9日 星期六
未雨绸缪,选苗就是买人
第A10版:蓝球 2024-03-01
李秋平投身青少年篮球精英选拔赛——

未雨绸缪,选苗就是买人

薛思佳

CBA联赛行将重燃战火,上海男篮总教练李秋平在百忙之中抽空参加了首届“冠苗杯”青少年篮球精英选拔赛暨上海久事篮球俱乐部全国青少年篮球选拔赛启动仪式。随着久事集团的入主,上海男篮近年来在青训方面成绩斐然,也涌现出了一批青年才俊,一切都朝着理想的方向发展。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薛思佳

与多所学校达成共建合作协议 为优秀苗子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2023年全国U21青年联赛冠军、2020年全国U19青年联赛冠军、2022年全国U19青年联赛冠军、2023年全国U17青年联赛亚军、2023年全国U15青少年篮球联赛冠军……在东方绿舟体育训练基地的篮球馆内,陈列着数座上海男篮青训梯队近年来所获得的奖杯,这些荣誉源自于俱乐部在人力、精力、财力等多方面的支持,“上海目前在青训方面的重视程度很高,投入也很大。以前我们三个年龄梯队也都有,但投入很少。因为青少年选材培养这块,人才竞争是很激烈的,以前我们基本上是没什么优势的,其实找人就是买人,好的苗子就花很多钱,谁钱多就能挖到好苗子。”为上海篮球耕耘多年的李秋平不禁感慨道,不同于彼时紧缩银根过的苦日子,上海男篮青训如今终于迎来了最好时期,等到了开花结果的日子。

据李秋平介绍,上海男篮目前在青少年人才的培养方面主要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从国外引进优秀的篮球人才,例如李添荣、李弘权、戴昊等球员;另一方面则加强自身梯队的建设,通过全国招生的形式,选拔优秀的篮球苗子,而首届“冠苗杯”青少年篮球精英选拔赛正是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生,“这个比赛主要是为了拓宽我们的选材面,到国内的多个省市去进行海选。我们的教练有机会也会到各个赛区去考察,看看有没有好的苗子。”据了解,本届赛事将围绕8至14岁的篮球青少年,在上海、新疆、福建、陕西、河南、山东等多个省市进行海选赛,优胜队伍将在暑假期间来到上海进行总决赛的角逐,“如果有好的队员,我们会让他去梯队进行试训,成为我们球队的后备力量人才。”

在2018年重返上海男篮之后,李秋平曾透露过招生方面的一大阻碍,即学籍方面的问题,如今这一烦恼也随着俱乐部与上海多所初高中学校达成共建合作协议而烟消云散,“学籍,包括一线优秀运动员的落户问题,对于我们招生能起到很好的推动和帮助作用。”李秋平表示学籍问题的解决,很大程度上让外来的学生和家长少了很多后顾之忧,“因为青训的淘汰率是很高的,一旦没有进入职业队,那至少可以凭借个不错的文凭在社会上找其他工作。所以我们现在也是尽可能地为优秀的苗子。提供学籍,这实际上是非常稀缺的优质教育资源,也是希望助推上海男篮青训的进一步发展。”

采访期间,李秋平曾不止一次地提及读书的重要性。据了解,为了解决上海男篮U15梯队球员的读书问题,上海久事篮球俱乐部、上海李秋平青少年篮球发展运动中心以及上海市少体校进行了三方合作,“他们每天至少有半天的时间需要进行文化课的学习。小孩子不读书肯定是不行的,不能没有文化,这对于他们对篮球战术的理解和悟性都会有帮助。”

本土苗子难觅,观念决定走向

据统计,上海男篮在近三个赛季一共从青年队抽调了11名年轻球员。如何在上场时间和锻炼机会有限的情况下,尽可能地让他们得到锻炼,已然摆在了俱乐部教练组的面前,同时也是一个幸福的烦恼,“一线队现在年轻球员多,竞争激烈,这对于队伍而言是一件好事情。机会平等,大家竞争上岗。”李秋平表示目前俱乐部除去五到六名球员是30岁以上,其他基本上都是年轻球员,这无疑对他们而言是一种机遇,“可能陆陆续续老队员会越来越少,就看谁能抓住机会了。虽然他们经验方面欠缺一些,但拼劲、冲劲很足。他们不仅仅需要在联赛的舞台上去竞争,更需要在内部脱颖而出。”

虽然青年队涌现出了一批兼具天赋和潜力的球员,但始终围绕在上海男篮球迷心中的一个疑问是,球队何时才能有一位来自上海本土的CBA运动员。自朱瀛转战超三联赛之后,球队的阵容名单中再无本地球员,而放眼整个CBA联赛也是凤毛麟角,“其实上海有不少好的苗子,我们去少体校走访,发现训练质量各方面都很不错,但往往越到后面,上海籍的运动员就越来越少。事实上,这样的情况不仅仅发生在上海,北京、广州这样的大城市都有这样的问题。”

在李秋平看来,大部分上海籍运动员从小参加篮球专项化训练,往往是为了加分读大学,而不是为了走职业这条路,“上海市的篮球运动普及程度很高,青少年参与度也很高,但他们不愿意走到职业化道路中。我们的少体校、初高中花了大量的精力、财力去培养他们,最后都去读大学了,这的确是困扰上海篮球的一个问题。可能有的孩子想打CBA,但家长不允许,他们考虑得更多,出发点也不同,毕竟职业体育淘汰率比较高,还是读书更加保险一些。”

聘请高水平外教,帮助弟子多成长

近年来,上海男篮在青训方面取得的优异成绩,一方面得益于队员们的努力,同样也离不开教练员的培养和栽培。

目前,上海男篮青训梯队教练组包括李秋平曾经的助教、老帅陆志强、彭飞、王勇、章文琪等人,分别负责不同年龄段梯队的建设和培养工作。值得一提的是,原约旦男篮主帅韦萨姆·阿尔苏斯在前不久成为上海男篮U19的助理教练,进一步夯实了青训梯队教练组的力量,“因为现在处于赛季中期,所以交流沟通的机会还不多,但从反馈情况来说还不错。我们希望利用他的经验,帮助年轻球员,以及年轻教练员得到提高和成长。因为现在我们的梯队主教练都比较年轻,他来了之后能够协助一同完成训练计划、战术演练等多方面的工作,起到一个传帮带的作用。”

从章文琪、刘鹏,到王勇、彭飞,眼瞅着自己曾经的弟子一个个走上基层教练员岗位,为上海篮球的青训添砖加瓦,身为师父的李秋平看在眼里,喜在心头,“我们平时沟通交流都比较多,因为互相之间都很了解。现在青训成绩这么好,离不开他们的付出和努力,其实基层教练的工作很辛苦,但从成绩方面来说,他们这几年扎根青训的工作和成绩都是相当不错的。”

去年夏天,以上海男篮U19位班底的球队获得了首届“明日之星”比赛的冠军。据李秋平透露,这项赛事今年将继续扩大规模,邀请更多国内外的队伍前来参赛,“因为现在青少年的比赛还是比较少,每年除了一个青年联赛之外就几乎没有了。去年举办了‘明日之星’之后,各方面的反响和效果都不错。所以今年我们计划要扩大整体的赛事规模,目的还是为了让更多的队员得到锻炼,开拓自己的眼界。像去年大部分队员都是第一次和国外球队进行切磋,由此在意识到差距之后,他们才能在训练中更加努力地去提升自己。”

国内青训落后日本拔苗助长成为主因

随着中国男篮在亚洲杯预选赛上不敌日本队,有关中日两国篮球青训的话题再次引发不少热议。

此前,李秋平曾受邀前往现场观看了日本B联赛,并且走访了日本多家职业篮球俱乐部,让其感触颇多,“和日本相比,我们确实在青少年的培养方面落后了一些。”李秋平表示日本队现阶段能够战胜中国男篮,一方面源于对方归化球员的加盟,但同样不可忽视的是,日本对于青少年篮球基本功的重视程度,已经远超中国,这在中日之战的比赛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追根溯源,还是训练质量有差距,尤其是在青少年方面。我们现在的篮球青训过于功利,都是为了出成绩而出成绩,不是以培养人为主,这样的训练导向造成了我们在训练模式上的落后。”

在李秋平看来,国内的部分青训梯队都是各扫门前雪,一切向成绩靠拢看齐,“球员后续怎么发展,能够达到什么高度和他们没有关系。因为少体校都有各自的任务和考核指标,每四年一次的省运会、市运会和学运会,都需要他们出成绩。为了取得好的成绩,小队员的基本功训练自然就少了,更多的时间花在了战术训练、体能训练和力量训练,这违背了篮球运动的发展规律,可以说是拔苗助长,这是我们慢慢落后的根本原因。”李秋平说道,“孩子在什么年龄段应该多练技术,在什么年龄段开始练力量,这都是有规律的。不能为了成绩,把其他的都忽略掉。如果这个问题不得到解决,那未来我们可能会落后更多。”

为了顺应当下世界篮球发展的趋势,上海久事篮球俱乐部也针对青训工作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整工作。据李秋平透露,俱乐部计划在未来选送个别具备一定天赋的小将前往国外进行学习和训练,打好基础的同时,学习国外的先进篮球理念,“青训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八到十年,甚至更久的时间,这需要耐心,更需要坚持。”李秋平语重心长地说道。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