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铭珅 摄
张玮 摄
18日上午,申花举行了2024赛季首次媒体、球迷开放日,近200名超级杯现场志愿者以及首轮联赛客场远征球迷代表来到现场。
在训练开始前与教练组、球员进行近距离互动、合影留念。这其中,在上一场比赛中受伤后返回谢场的马莱莱成为最受球迷欢迎的一位。
本版撰稿本报记者 林龙
对于整个赛季而言,两轮联赛太短,用以展望新赛季的意义不大。虽然不可否认的是,申花前两轮以及超级杯的表现确实燃起了球迷们对联赛冠军的期盼之火。漫长的赛季,任何意外都可能发生。正如,锋线最不可或缺的马莱莱将因为受伤而休息四到六个星期。
不可能一直都2比0——申花对于联赛的艰苦程度心知肚明,所以,对于暂时领跑联赛的事实保持了冷静。伤病,类似于这次多达九名球员被抽调至国字号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即将面对的泰山、国安等强队的考验,都足以为申花前阶段给球迷带来的狂欢降温。如果再有像马莱莱这种不可或缺的队员受伤,能有充分的预案吗?而这些,也正是申花在这三个星期的间歇期所需要认真思考的。
前几轮比赛,五名外援都几乎打满全场,也都被证明几乎难以替代,这其中又以马莱莱首当其冲。没有马莱莱的申花,进攻该怎么踢?至少目前斯卢茨基还没有非常完美的解决方案。无论是备战期的“平等杯”还是超级杯以及联赛都表明了,马莱莱和路易斯作为双箭头的进攻体系是申花本赛季的第一选择,二者缺一不可。只有两人都在场上,申花才可以给对手最强的压迫。“谢鹏飞是顶替马莱莱的第一选择,但两人是不同类型的球员。”斯卢茨基言语中透出一丝焦虑。
同青岛西海岸的主场比赛,谢鹏飞顶替马莱莱踢了大半场比赛。他上场仅10分钟就策划了申花的第二个进球,此后的表现也颇多亮色,比起之前的两场比赛有明显进步。但就像斯卢茨基所说,他和马莱莱不同。正如策划的进球,他接路易斯的传球后冷静控球,等待队友的跑位和接应。当吴曦前插到位时,他的传球也准确到位,路易斯也秒懂他意图而瞬间启动,接吴曦的传中后捅射破门。在这个进球中,谢鹏飞更像是一个10号位的组织型前腰,而不是9号位或者11号位的前锋。如果是马莱莱,他接路易斯的传球后很可能会选择带球突入禁区,就算不射门也能凭一己之力给对方球门造成威胁。而除此之外,斯卢茨基所说的“不同”还在于,马莱莱还能充当前场支点给路易斯或其他队友做球,而谢鹏飞下半时的几次亮点都是禁区右侧的突破后传中,这是他作为边前卫的优势。
接下来马莱莱会缺席至少两轮联赛,申花都是客场,而第一个对手就是夺冠大热山东泰山。比赛该怎么踢?进攻该如何组织?这将是斯卢茨基及其团队未来10天的重中之重。由于谢鹏飞被抽调入国足去踢世预赛,所以申花的第二套方案也难以试验。或许,几名年轻的前锋接下来会有闪光点打动斯卢茨基,给他以新的灵感?
直面位置竞争,“翔战士”胜在气势
申花的新赛季,开局近乎完美。引进的两名新外援功不可没,但最重要的还是球队整体的进步。在斯卢茨基及其教练组的调教下,整个球队都呈现出强劲的上升势头,内部发掘出的潜能才是最大的战斗力。赢得冬训标兵奖的杨泽翔,对此感受尤为深刻。
为了奖励球员在海口冬训中的努力付出,斯卢茨基自掏腰包为表现优异的球员颁奖。总共有三名球员获奖,马莱莱和阿马杜分获第二、第三名,价值1500美元的头奖则被杨泽翔收入囊中。这个奖,不仅仅是对他努力态度的肯定,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斯卢茨基对他的青睐。从新赛季的三场比赛来看,上赛季鲜有出场机会的他已渐渐坐稳了一个主力位置。
曾在中甲联赛中赢得“抢断王”称号的杨泽翔,防守能力和意识是他的主要优势。但是到了申花之后,杨泽翔兜兜转转却始终只能扮演一个边缘角色,即便他也一直很努力。斯卢茨基入主申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所有人机会都是均等的,杨泽翔有着更多的渴望,所以他也付出更多,而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
继冬训期在卡塔尔踢了“平等杯”之后,杨泽翔在新赛季伊始继续得到斯卢茨基的重用,先后在超级杯和首轮同梅州客家的比赛中以主力左后卫首发出场,只是因为发烧而缺席了次轮同青岛西海岸的主场比赛。前两场比赛,杨泽翔出色完成了防守任务,只是在进攻上不如右路的马纳法抢眼。作为右脚将而踢左后卫,杨泽翔有天然的短板,斯卢茨基和教练组都心知肚明,但考虑到上赛季主力左后卫崔麟的受伤,以及杨泽翔在训练中的刻苦,所以依然对他委以重任。
对于前两场的表现,杨泽翔给自己的打分是“及格”。是事实,也是过谦。毕竟,作为边卫的首要任务是防守。而在进攻上,杨泽翔的进步也有目共睹。首场比赛,他的短板暴露比较明显,但第二场比赛他则传出了一些颇具威胁的球,马莱莱被门柱挡出的头球就来自于他的助攻。当然,是右脚,但因为在这个位置上缺少左脚将,所以申花也会刻意让特谢拉、马莱莱和于汉超等更多出现在左路,通过不停扯动为杨泽翔创造出右脚传中的机会。
媒体开放日,斯卢茨基再一次安排杨泽翔和自己一起接受媒体采访,这证明主帅对他依然是继续信任的,而得到鼓励的杨泽翔也比赛季之初有了更多的自信。谈到同山东的客场硬战,杨泽翔表示“应该会完成!”而在谈到自己最大的优势时,杨泽翔用“气势”来形容。有了这份自信,相信杨泽翔接下来会为申花做出更多的贡献。
面对家乡媒体,斯帅“名人”不说暗话——
“中国有高素质的球员”
申花的一个普通媒体开放日,因为出现一个来自俄罗斯的媒体而有了不寻常的味道。这代表了申花的更加国际化,也说明了申花新赛季确实成绩斐然,所以有了不寻常的吸引力。
这个团队来自俄罗斯国家电视台(RTR)的驻北京记者站,总共有两人,一个摄影师,一个名叫亚历山大的记者。据亚历山大介绍,体育并不是他们在中国的工作重点,之所以远赴上海来出这个差,就是因为斯卢茨基在申花干得不错,所以引起了俄罗斯国内观众更大的兴趣。
“斯卢茨基本就是俄罗斯国内的名人!”亚历山大所说的和斯卢茨基来申花之初俄罗斯媒体所报道的内容大同小异,不外乎斯卢茨基靠着自创的一个谈话节目而成为新晋网红,但这都代表着过去。来到申花之后,斯卢茨基的人生揭开了新的一页,而俄罗斯民众对他的了解也需要与时俱进。所以,亚历山大来了。
亚历山大自称对体育兴趣不大,就跟他们的机构一样,“我不是体育迷,更不是足球迷。”但申花球迷的热情以及对斯卢茨基的喜爱还是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在采访斯卢茨基之前,他带着摄影大哥用不太流利的汉语采访了好多球迷,其中还有一个来自国外的申花球迷。虽然围观的申花球迷强烈呼吁他说汉语,但这个一身蓝色装备的老外还是根据亚历山大的请求用英语接受了采访。“球迷对申花那是绝对的支持……”
在采访斯卢茨基时,亚历山大提了两个问题。第一个是用英语问及斯卢茨基以前的一个执教习惯——经常用笑话当做和球员交流的润滑剂。“这几个月下来,每一个申花球员的英语水平都在进步,有机会我还是会跟他们调侃几句的。”第二个问题,亚历山大终于忍不住要用回自己的母语(俄语)了,而问题也符合他们机构的特点——谈谈对上海的印象,以及生活感受。这个问题让斯卢茨基谈兴更浓,甚至是打开了话匣子。
“习惯!为什么不习惯?上海是一个非常酷的城市,在这儿生活就感觉像沉浸在未来。在我看来,未来的城市就是这样的。充满高科技,有大量的电动汽车,各种各样的高架桥,还有很多我们无法想象的东西。这儿什么都有……我们正在尽最大努力去融入到这座城市的生活当中。当然,中国的文化很古老,我们还没有完全了解她。至于中国的球员,他们和俄罗斯、英国以及荷兰的足球运动员没有根本的区别,有的甚至素质更高、更专业。”
顺境思远虑,绸缪解近忧
联赛前赢得的超级杯及开局两连胜而领跑的事实,让申花处在了一个始料未及的幸福之中。于球队而言,成为了夺冠热门之一。于球迷而言,集体狂欢则来得比往年更早一些。正如周一的申花开放日,大批球迷提前一个多小时就赶到了申花基地,为的就是能享受到更多与心目中英雄们的零距离。
球迷们对申花期待甚高,而球队也用出色的表现回报了球迷。所以,球迷的热情也“攻陷”了康桥基地,甚至被传到海外。现在的申花,似乎一切都很顺利,但联赛只是刚刚开始,在漫长的征程中,“顺利”不会一直陪伴着申花。着眼于整个赛季对申花而言是最重要的“远虑”,而眼下颇多的“近忧”则给了申花以宝贵的警示作用。如马莱莱的受伤,又如国字号征召了多达九名球员,再如遇到真正强队的考验时成色究竟几何。
马莱莱、路易斯、马纳法、阿马杜等几个外援在前期的表现有目共睹,也几乎无可替代。申花必须要为此做好充足预案,而如今因为国家队比赛日而拥有的三周的间歇期,恰是申花未雨绸缪的大好时机。不过,因为国字号总共抽调了多达九名球员(国家队五人,国奥队两人,国青队两人),要想充分演练各种预案也是不现实的,只能是尽可能地挖掘球队的潜能。
申花公开训练中的所有战术演练都还是申花之前一直在练的,没有因为人员不足而有所调整。斯卢茨基显然是希望所有的队员,尤其是之前的替补队员都能尽可能充分地理解自己的战术核心诉求。比如说,进攻中如何更高效地左右路切换。
值得注意的是,训练进行到一半的时候,马莱莱在队医和体能教练的陪伴下也走到了训练场,开始单独的恢复性训练。按照斯卢茨基的意思,马莱莱的复出需要谨慎再谨慎,但马莱莱依然耐不住寂寞而出来训练,估计也跟球队接下来所面临的压力有关。他肯定是想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帮助球队,越早回到球场就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