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05日 星期四
落 周冠宇圆梦 泪 二十年之约
第A12版:F1 2024-04-22
从F1看台小车迷到F1发车格赛车手

落 周冠宇圆梦 泪 二十年之约

章丽倩

在连续缺席赛历四年后,F1中国大奖赛终于在昨天下午迎来了再一次的正赛出发。经过56圈的角逐,从杆位起步的维斯塔潘无悬念夺冠,诺里斯和佩雷兹分别获得第二名和第三名。从第16位发车的周冠宇,他以第14名的成绩完赛。

根据官方数据,在F1中国站的三天时间里,去到上海国际赛车场的观众人数(包括观赛和参加嘉年华)逾20万。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章丽倩

赛车发展还需“人从众”

马青骅:把路走得更宽一些

在中国赛车运动对F1的漫长“追求”中,周冠宇是迄今最完整的答案,却并非唯一曾深度参与其中的人。从具有开道意义的程丛夫,到就差临门一脚的马青骅,以及名字出现概率相对少一些的方骏宇、江腾一等,他们都曾身负众望,努力求索。在周冠宇成为F1正式车手的第三年,肯定会有人想问“以后呢”。在F1中国站开幕前,记者特意找到马青骅,与他坐下来聊了聊。

因为要参加TCR世界巡回赛(国际汽联旗下房车赛事),在F1中国大奖赛的这个比赛周里,马青骅并没能留在家乡上海。“肯定会关注F1,但因为我还是车手身份,在全世界继续参赛,所以这次就没机会去现场看比赛了。”虽未能在F1完全圆梦,但马青骅对赛车运动的追求和思考却从未停步。在过去这些年里,国际汽联旗下的汽车赛事,除了WEC(世界耐力锦标赛)和WRC(世界拉力锦标赛)外,他都已有过参赛经验。

看着一批批怀揣车手梦的年轻人,马青骅能给出的建议其实很简单,就是“先弄明白自己想成为怎样的车手”。“对将成为职业车手作为理想的年轻人来说,进入F1可以是他们努力的方向,但最好不要限定为唯一的目标。因为即便在如今的F1车手中,仅靠驾驶赛车、拿年薪就能养活自己的也是少数。要成为像维斯塔潘、阿隆索、汉密尔顿这样能在F1里长期发展的车手,真实概率其实很低。所以,如果想成为职业车手,不妨把路走得更宽一些。”

2012年,马青骅不仅成为了第一位拥有F1超级驾照和第一位在F1大奖赛周末中亮相(2012年意大利站练习赛)的中国车手,还被当时的HRT车队官宣为该队2013赛季的正式车手。然而,陷入财务危机的HRT车队甚至没能撑到2013年,就从F1车坛消失了,马青骅得到的承诺也落了空。

“短暂地失落过一段时间后,我的赛车梦想继续上路。”36岁的马青骅,如今在老本行赛车手的身份之外,他还多元化地开拓着事业版图。组建车队参加赛事,组织赛车模拟器培训并举办全国性赛事,经营卡丁车场……这些都是马青骅的“支线”。“不过还是当赛车手的占比最重,毕竟,驾驶舱是我梦想启航的地方。”

褪去年少意气后,马青骅感慨,如今的青少年一代已拥有更丰富的赛车入门通道。“为什么有相当一部分中国车手都是从上海走向国际的?这并不是偶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卡丁车都被视作‘车手的摇篮’。当年的曲阳卡丁车场就相当于是全国青少年赛车启蒙的一个基地,大家会从五湖四海赶过来训练、参赛。而现在,通过赛车模拟器的便利优势,启蒙的那道门槛其实是更低了。”

中国赛车运动的发展,不仅需要位于金字塔尖的那一小部分人,也需要爱好者的人口基数来作为起高楼的地基。“所以从一定角度来说,在车手的身份之外,现在我也是国内赛车行业中的一位‘基建人’。看清方向,大家齐力共进,国内赛车运动的发展就能更上一个台阶。”马青骅分享道。

中国周:感动落泪 车迷:现场陪哭

“是起点,但不是终点,超越极限,这就是F1的魅力所在。”“现场每个人都有自己支持的主队,但每当周冠宇的车经过看台,大家都爆发出最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最后在停车格大家一起喊他的名字,真是太感动了!”“现场陪哭,停都停不下来……”“F1第一位中国车手的赛车梦,这是一个开始!”

上一届F1中国站举办于2019年,当时维斯塔潘尚未称王,如今重返故地,这位26岁的车手已拥有近乎绝对的优势。在上周六结束的排位赛上,他为红牛车队拿下了建队历史上的第100个杆位。而在正赛这天,维斯塔潘则是再次证明了自己就是现阶段最“铁”的冠军。同时,这也是他首度在上海夺冠。

比起维斯塔潘,周冠宇才是上周最大的主角。既忧其前途,又怕逼太紧,F1中国站的主场宠儿周冠宇,令许多国内车迷都生出了患得患失的情绪。尽管受现实条件所限,周冠宇的正赛少了些亮点可书,但至少在家门口的这站大奖赛上,他并未空手而返。昨天,他在完赛后又狠狠感受了一把“被人宠”的滋味:获得特别许可,在回场圈时将赛车停在了主看台前的大直道上,待遇与前三名看齐。

“这10年我总共哭过两次,第一次是经纪人给我打电话,告诉我已签约成为F1车手。那是2021年。第二次就是在这里。这会是一个终生难忘的时刻。”赛后,周冠宇被感动哭了。在这个比赛周里,他其实已交出了一份可以过关的成绩单:托福于上周五的降雨,他第一次在冲刺赛中从前十位置发车(从第十位发车),第一次在冲刺赛中以前十名(第九名)完赛;虽未走出赛季零积分的困境,但能在正赛中超车,能在主场安全完赛,也是一种圆满。

对下赛季前途尚未明朗的周冠宇来说,F1中国大奖赛是他今年最重要的一个分站。让世界看到中国市场对他的重视,在主场氛围中搏一个过关的表现,积极回馈商业合作伙伴,与国内车迷形成良性互动……这些都是周冠宇的比赛周要务。哪怕最后在正赛中少有施展空间,也照旧打响了“周冠宇主场效应”。这跟他能出现在中国站官方海报的中心位是一个道理。

在红牛“火星车”的实力压制下,维斯塔潘在赛季前四站中已豪取三个冠军。想要让领奖台恢复悬念,就得靠变数来发挥作用。正赛进行到第四圈时,维斯塔潘跟车队反映说自己感觉到了小雨滴。这就是本场比赛最被车手和车迷们牵挂的一大变数了——是否下雨,是否雨战?

在上周六参加活动时,汉密尔顿明确表示期待正赛下雨。而有“雨神”之称的萧敬腾,他也在上海的F1相关活动中当了嘉宾。然而,被大家念叨的雨战最终没有上演。

正赛第21圈,博塔斯赛车的动力单元发生故障,停在了赛道边上。这个意外先是激发了虚拟安全车,后由于将博塔斯的赛车带离比赛区域需要用到吊车,所以实体安全车也驶上了赛道,车手间的时间差被大幅缩小。第27圈,马格努森和角田裕毅发生碰撞,两辆赛车双双爆胎,刚刚离场的安全车又火速上班。

然而,哪怕是在安全车的连番影响下,维斯塔潘的领跑位置依旧坚如磐石。在揽入本赛季第四个分站冠军后,他的积分已升至110分,断层领跑的势头愈加明显。围绕年度车手总冠军的话题,现在剩下的悬念似乎就是——维斯塔潘今年将在哪个分站提前实现世界冠军四连冠?

中国站20周年 他们相携与共

看着五盏红灯熄灭,看着正赛起跑,当这久违的感觉终又回归现实时,一些陪伴着F1中国大奖赛相携与共的人,他们的心里感慨系之。

F1中国站20年,每一届办赛时范一斌都身处现场,除了2004年是服务外场,其余时候他的岗位皆为裁判。回望与赛事相伴走过的这20年,浮现于他脑海中的关键词条是“润物细无声”。“我们的赛车裁判队伍,越来越兵强马壮了,我们的执裁工作,越来越水到渠成了。”

在近几届F1中国站上,范一斌都司职赛道裁判,是赛道上20多位裁判长中的一员。“这20年里,我执裁过的各类比赛有几百场。在一次次的现场执裁中,我感受到了中国赛车运动整体向上的好势头。”在经历了一个每天都清晨四五点起床,日均服务时间超过13个小时的比赛周末后,尽管身体有些疲累,但范一斌对来年的F1中国站已提前升起了期待。

拥有航空航天专业背景的蒋晓航,他则是将爱好发展为事业的车迷代表。“我是因为喜欢赛车设计大师纽维,继而对空气动力学等领域有了兴趣,所以在高考时才填报了航空航天专业,并且一路读到了博士。”从2004年至今,蒋晓航是F1中国站的全勤观众。今年赛事开票后,他也是早早抢购了周冠宇看台的门票,为的就是继续赴现场参与和见证。

在F1中国站官方摄影师陈迪的照片库里,也饱含着对赛事的回忆。“在我体育摄影的历年存档中,与赛车相关的照片有230万张,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F1中国站的历年图片。”

陈迪说,世界上最著名的相机厂商,它们发布新旗舰款的时机会紧扣最著名的体育赛事,不是在奥运会前,就是在足球世界杯前。“越是动态的体育摄影,对相机性能就有着越严苛的要求,而拍摄F1又是这条赛道上的极致挑战。F1是我体育摄影生涯的起点,也是助我洗经伐髓的第一‘良师’。”

车迷陈靖的人生轨迹也是因F1中国站而改写。出于对F1的热爱,他在中国站举办的第二年(2005年)举家从山西迁至上海。除了近水楼台地购票当观众外,陈靖还一直在努力地寻求“贴身”机会。后来,在经过各项安全培训后,他终于参与到了F1中国站的赛道保障服务中。“当你为了梦想去努力,你的梦想会给予你一个好的结果。就像F1比赛里千分之一秒决定胜负一样,你要去认真对待属于你的千分之一秒,才可以让自己的人生不负热爱,不负梦想。”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