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08日 星期一
让中国龙“飞”进孩子们心里 上海市学生运动会倒计时百日 让更多学生“动起来”“赛起来” 上海大力培养青训体能教练
第A11版:青少年体育 2024-06-17
专项培训推动新岗位普及

上海大力培养青训体能教练

丁荣

本报记者 丁荣

6月15日,2024上海市青训教练员体能专项培训班在白洋淀足球场圆满落幕。本次为期五天的培训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吸引了96名教练员现场参与,同时在线观看学习人数达到816人次,是上海在青训层面举办的首个大规模体能培训项目。

业内“大咖”传经送宝答疑解惑指导实践

本次培训由上海市青少年训练管理中心主办,得到了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市反兴奋剂中心)(以下简称“市体科所”)、上海体育大学(以下简称“上体大”)和杨浦区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的大力支持。培训学员来自全市“国家重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国家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以及区级青少年体育训练中心、区体能共享中心等45家单位。

上体大副教授魏安奎,上体大教授、运动健康学院副院长于新凯,市体科所选材育才研究中心主任尹晓峰,市体科所杨圣韬,市体科所曹洁,上体大副教授周长敬,华山医院运动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国家体育总局巴黎奥运会运动康复特聘专家华英汇,上体大运动康复博士、中国女排北京/伦敦奥运会康复师、单板队温哥华奥运会康复师封旭华……众多业内“大咖”齐聚,分别围绕各自体育研究领域展开了一堂堂内容翔实、具有较强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意义的课程。

第1天对运动生理和运动解剖两门基础学科进行了知识回炉;中间3天在学习体能身训中力量、速度、耐力训练的系列理论及实操后,分别进行了3天的随堂实操考试,学员们随机分组后抽取训练技术考题进行要领讲解及动作分解示范,极大地提高了参与度和积极性;最后1天的运动损伤康复和诊疗及青少年训练中的康复体能变成了“专家门诊”,通过答疑解惑让学员们更好地学习掌握科学训练相关知识。

培训结合政策引导打造金牌体能教练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培训还与政策引导相结合。培训结业仪式上,上海市青少年训练管理中心副主任陈昕云向优秀学员代表颁发证书,并详细介绍了由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体育局共同出台的《上海市体能教练员职称评定标准(试行)》。该政策阐述了体能教练员的标准和要求,明确了按照人才培养和输送的贡献程度,体能教练员也能够评定相应的初级、中级、高级和国家级职称。陈昕云表示,当前从国家到地方都十分重视运动员的体能建设,本市的青少年体育最高级比赛以及市运会都对参赛运动员的体能有明确的达标要求。因此,体能教练既是本市青训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也是上海青训构建复合型教练组团队的必然要求。陈昕云鼓励参与本次培训的学员能够将学习所得运用到今后训练和比赛之中,未来能够在学员中涌现出一批高级甚至国家级体能教练。

本次培训班学员、黄浦区黄浦少体校排球教练施家亮是一名体能训练爱好者。在备战上海市第十七届市运会的周期里,他就曾担任黄浦排球队各年龄档队伍的体能教练。实事证明,通过施家亮的体能训练,进一步助力了黄浦区排球项目夺得第十七届市运会金牌、总分双第一。施家亮表示:“通过这次学习,我对体能训练的了解更加深入和细化了,未来我会在带训中进一步抓好体能训练的细节,让更多青少年运动员收益。”在深入学习了《上海市体能教练员职称评定标准(试行)》这一政策之后,施家亮更有信心,他希望自己能够在排球训练之余,努力成为一名有职称的专业体能教练员。

此次培训班不仅为上海市青训教练员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也为推动青少年体育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上海市青少年训练管理中心将继续举办更多面向体能教练员的科学训练系列培训班,进一步推广设置体能教练职称评定标准,为各区逐步建立起“能指导、会实操”的复合型教练组团队奠定坚实基础。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