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龙 发自德国法兰克福
进入半决赛的欧洲杯将迎来最精彩的压轴戏,而我却不得不提前离开。心有不甘,但却无奈。四场四分之一决赛,无一申请到媒体入场券。而接下来的两场半决赛以及决赛,似乎更遥不可及。其他预约已久的德国各豪门俱乐部也都各种忙乱,或是集体度假,预期的专访始终排不上日程。留下来着实没多大意义了。
来欧洲杯之前就曾纠结过,此次德国之行,究竟收获几何?全部申请的13场小组赛只获批了四场,对接下来的淘汰赛也就心存疑虑。不祈求更好,但希望不要更糟。八分之一决赛曾让我看到一点光明,居然获批了法国VS比利时的重头戏,以及葡萄牙VS斯洛文尼亚的那场。但到了四分之一决赛,终于尝到绝望的滋味——对半决赛和决赛不再抱有幻想。既然欧足联“不欢迎”,不如早早回去,还能为报社节约费用。
临别之际,还想对欧足联说点什么。作为从2004年就开始采访欧洲杯的老记者,对欧足联这一次的诸多做法,非常不爽!除去可以理解的,更多是无法接受的。
欧洲杯扩军至24个国家队之后,来采访的记者人数相应水涨船高。2020欧洲杯没有东道主,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所以,本届欧洲杯的记者人数更“报复性”增加,此外还有大量社交媒体滋生出的自媒体记者也登堂入室。13场小组赛只获批四场也就情有可原,固然这比起2008年申请场次多半获批的待遇差之远矣。欧足联首先要满足24个参赛国的记者,然后是剩下的其他欧足联国家记者。来自于和欧洲杯无直接关系的中国记者,受此“礼遇”,实乃正常。
但到了现场会明白,欧足联在采访证发放这一块的工作,有很多混乱和不合理。看过的几场小组赛,记者席严重不满员。有两种可能:其一,申请人不多;其二,很多获批记者放弃了。像英格兰VS斯洛文尼亚这样的比赛也出现大量空位,说明第一个可能性不大。至于第二种可能,按欧足联规定,放弃比赛需提前48小时,但同时又不设立“waiting list”(候补机会)——2008年欧洲杯的时候一直都有“waiting list”,我也获得了几张原本没申请到的入场券。但这次放弃就放弃了,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否则,我原本可以得到更多的小组赛入场机会。
到了淘汰赛,突然又有了“waiting list”。与一些知道内幕的记者聊天后得知,这是因为有很多类似我一样没入场券的欧洲记者在媒体中心闹了几次,欧足联怕舆论不好而特意做的改进。“但别抱太大希望,可能就只是一个面子工程。”果不其然,无论八分之一决赛还是四分之一决赛,凡被拒绝的比赛我都申请了“waiting list”但一无所获,即便依然有很多放弃的记者。连法国VS比利时这样重要的比赛,记者席都还颇有空位,其他比赛可想而知!
媒体入场券都到了谁的口袋里?原本设想很美好,进入淘汰赛后,至少八个国家的记者都应该回家了,竞争可能就没那么激烈。但现实很骨感,正如我在法国VS比利时的媒体席上又遇到阿尔巴尼亚记者Eugent,他是我采访西班牙VS阿尔巴尼亚比赛时认识的。“应该要待到决赛为止。”他自信的来源是,他有两个记者证——一是阿尔巴尼亚队的,一是德国队的。
德国队比起前三届大赛的表现有明显复苏,所以德国记者、包括Eugent这样的准德国记者肯定占了最大头,媒体停车位也大多被他们占去。这个可以有,但其他三场四分之一决赛的机会,也真没有……
让我更不爽的是,欧足联的媒体票分配制度有严重bug。给我分配到的两场八分之一决赛,一是当地时间18点的法国VS比利时,在杜塞尔多夫。另一场是21点的葡萄牙VS斯洛文尼亚,在法兰克福。也就是说,我在看完第一场之后要在一个小时之内从杜塞尔多夫赶到法兰克福,这是不可能的,给我的第二张门票是注定要浪费的。而那些容易申请到门票的记者,肯定也都得到更多本就无法看的门票,取不取消都一样。巨大资源就这么被浪费了。我进入四分之一决赛后的一无所得,和此bug应该有直接的关系。
在德国waiting的最后这几天,如坐针毡但又不敢就走。万一等到候补机会呢?当然,回程机票已早早改签好。如今尘埃落定,也就彻底决绝。
不过,对欧足联还是小小感谢一下。因为欧足联系统里一直留存我2008年登记在册的原始资料,所以给我的待遇也是中国记者中比较好的。希望欧足联能听到我的声音,下一次能有改进,否则欧洲杯在中国的热度,可能还会继续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