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6日 星期六
主抓“攻防转换节奏” 抵日后继续打磨细节 出征日本,如何点燃核武7?
第A03版:国足 2024-09-02

主抓“攻防转换节奏” 抵日后继续打磨细节

赵睿

特约记者 赵睿

今天上午,中国队从大连前往日本,正式开启18强赛征程。参加集训的27名队员全部前往客场,意味着每名队员都达到参赛的要求,主教练伊万科维奇排兵布阵没有掣肘之处。

昨天晚间的场地训练从7点调整到6点,一方面可能因为是中国队客场挑战日本队的比赛开球时间,为当地时间18点半,训练时间尽可能与比赛时间接近。另一方面是因为队伍今天一早出发,乘坐早上9时许的航班前往东京,提早一个小时训练是为了让队员多休息。虽然18强赛期间各队每场比赛至多报名23名球员。但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人员伤病等意外情况,教练组经与球队管理团队沟通后,最终决定27名球员全部前往客场。中国队今天中午抵达东京,晚间前往距离酒店位置不远的一座体育场进行训练。

昨天训练前,王上源接受采访时证实了一个秘密:伊万对于日本队做了很多研究,训练中有了针对性部署。同时,伊万还把训练录像放给队员看,让他们自己分析哪些是好的地方,哪些是需要提高之处,让队员能更好地理解他们教练组的想法。

中国队在大连备战期间完成了10次场地训练,其中高强度战术训练占了一半,主要是抓攻防转换的节奏,尤其进攻机会出现后,伊万不希望有任何队员拖泥带水,必须快速出球。从中超走出来的国脚,在攻防转换节奏上往往慢半拍,所以需要通过反复强化训练才能让伊万满意。由于训练量较大,张玉宁等队员的身体反应较大,好在经过后期的调整,已经得到了恢复。队伍抵达日本之后,主要是对战术的一些细节进行打磨,例如定位球的攻防,具体战术打法不会过多暴露在对手眼皮底下。

集训期间,伊万和教练团队进一步向球员们明确了接下来比赛的技战术打法思路,那就是先把防守做好,在稳固后防的基础上伺机反击,这个思路是基于中国队现况所决定的。中国队客场挑战日本队,对比赛的控制权不是追求的目标,在伊万科维奇看来,做好防守,决非一味龟缩防守,不败是理想结果,小负也可以接受的。备战期间,伊万还重点演练了定位球战术,包括谢鹏飞、徐皓阳、谢文能、李源一在内,多名脚法相对出众的球员轮番上阵主罚。很显然,在本队很难通过脚下控球突破日本队技术流的情况下,定位球或许是中国队重要的得分手段。

据了解,中国队仍主打四后卫、双后腰战法,不过,对于阵型和队员站位的具体安排,教练组将随着比赛发展的态势做出动态调整。阵容方面,伊万将结合1日、2日两个晚上的训练,对首发人选进行最后一番审视。不过,伊万相信和他一起经历过36强的老队员,例如门将王大雷、中卫蒋光太和朱辰杰、中场李源一、前锋武磊以及张玉宁,他不太可能冒险起用没打过重大比赛的队员,正常来说所有带没有代表中国队出场的队员,需要有一个熟悉国际大赛的过程,以及等待机会的出现。

为了帮助中国队避免“蒙冤”,8月30日中国队组织队员进行裁判规则的学习,资深国际级裁判员沈寅豪担任主讲,意在避免大赛中因动作不当领牌,造成无谓的减员。由于18强赛确定全面启用VAR,队员在场上的每个犯规动作都将无处遁形,所以这样的学习很有必要。

中国队征战18强赛,已经不可能包机、包酒店,懂得的人都懂。况且,由于中日餐饮文化相当接近,东京当地中餐馆随处可见,因此中国队此次出访更不可能如同往届那样聘请中餐厨师跟队同行。可以说,中国队是在低调中开启了18强赛征程,这样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外界投来的“白眼”,不让自己被过度曝光和解读,这或许也是“减压”的一种方式。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