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女排现役球员中,王唯漪是和天津女排交手次数最多的队员。本赛季排超第一阶段第二回合“津沪大战”前,王唯漪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细数了与老对手之间的“恩怨情仇”,回溯了职业生涯至今那些难忘点滴。
专题撰稿 本报记者 程超
2013年,年仅18岁的王唯漪首次入选上海女排成年队,同年随队征战排球联赛。12年如白驹过隙,1995年出生的她已悄然步入而立之年。
“虚岁29,还没到30呢!”王唯漪“纠正”起记者对自己年龄的计算方式。作为上海女排主力阵容中最年长的球员,今年是她征战联赛的第12个赛季,“从第一次跟着成年组参加联赛到现在,我觉得在排球技能和个人成长方面,这都是一段难忘的时光。”王唯漪回忆道,“对于年龄,我认为它只是一个标签,更重要的是心态,现在我觉得自己还是18岁的心态。”
自2013-2014赛季算起,上海女排经历了三代球员的新老交替。从马蕴雯、张磊,到杨婕、秦思宇,再到仲慧、许晓婷,甚至“05后”王音迪、陈厚羽,王唯漪身边的队友换了一批又一批。去年排超联赛半决赛,上海女排主场击败北京队晋级决赛,王唯漪以前的队友们也来到现场加油助威,赛后她们集体与老帅张立民合影留念,在镜头前王唯漪仿佛又变回了曾经的小队员。
迎来送往的过程中,王唯漪称呼队友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以前在队里的时候我喊大队员姐姐,现在的队友我都叫她们小朋友。在和年轻队员相处的过程中,我也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早些年,王唯漪因一头干练的短发、潇洒的球风,球迷亲切地喊她“小爷”,现如今队伍中的妹妹们通常喊她“哥哥”。对此王唯漪解释道:“可能是我习惯性照顾她们。现在球队整体结构很年轻,小队员在场上会有拿捏不准的时候,自己也是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所以我很愿意把经验分享给她们。”
联赛冠军是“意难平”——
“没有人不想拿第一”
今年是王唯漪第12次征战联赛,在此期间上海女排一共五次(分别在2024年、2023年、2020年、2018年、2015年)打进决赛,却始终与冠军失之交臂。其中,有四次都是惜败给天津女排,后者也成为上海女排名副其实的“苦主”。
谈及“老对手”天津女排,王唯漪认为强大的对手是自己坚持打球的动力之一,“我们输给过天津队很多次,她们一直是传统强队。队内不光有优秀的外援,还有国内最好的球员之一。每次和天津队交手过程都很激烈,这也促使我们需要在各方面不断提高。”
回忆起四次决赛与天津队相遇,2017-2018赛季决赛是王唯漪印象最深的比赛,也是一段痛苦的记忆。当时,坐拥世界级主攻金软景的上海女排,在七场四胜制的决赛中以总比分3比2领先,率先拿到“冠军点”,并在第六回合第五局中以10比6手握大好局势,但最终没能在家门口拿下冠军。
命运似乎总爱与上海女排开玩笑,冠军的桂冠始终如同镜花水月,触手可及却又遥不可及。这场比赛的失利,是上海球迷心中久久难以释怀的遗憾,也成为了王唯漪职业生涯中一块难以抚平的创伤,那份“意难平”至今仍激励着她不断前行,追求迟来的荣耀。
“我想在仅剩的职业生涯时间里,拿一次联赛冠军。”王唯漪从来都不掩饰对冠军的渴望,正如她当初毅然决然地选择自己的球衣号码——1号一样,“‘1’代表着第一,我就是想赢。”骨子里倔强的王唯漪解释道,“没有一个运动员不想拿第一,即使对手很强大,只要有一丝希望我都不会放弃。”
尽管上海女排自2001年以来尚未再次问鼎联赛,但这份长达24年的等待并未消磨掉王唯漪和队友们的斗志。相反,它成为了一种激励,一种动力,推动着她们不断前行,为了那个共同的梦想而努力。今年联赛,老牌劲旅天津女排在第一赛段比赛中状态低迷,为其他球队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在引入费多罗夫采娃和泰纳拉两名强力边攻手后,上海队的整体实力得到了显著提升。这无疑为她们冲击联赛冠军增添了几分信心。
王唯漪是一个极其感性的人,之前几次兵败决赛,她都流下了遗憾的眼泪。当被问及如果今年联赛夺冠时还会哭吗?王唯漪坚定地表示:“我肯定会哭到不行,不过会带着笑容站上最高领奖台。”
“王指导很会拿捏尺度”
作为老队员,王唯漪不仅是上海女排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大将,更是主教练王之腾麾下带训时间最长的球员之一。十多年间,岁月见证了这对师徒共同进步。“我刚上一队的时候,王指导还是一名陪打助理教练。那时候大王刚刚从男队退役不久,对于带训女队正处于摸索阶段。”
在王唯漪眼中,王之腾有着与其他男教练截然不同的优点——心思细腻、记性好,他能够准确地记住每个队员的特点和习惯,从而在训练中做出有针对性地指导。“王指导是个很抠细节的教练,虽然表面上他不拘小节,但在管理女孩方面很会把控尺度,知道什么时候要给我们‘上上发条’,也会在私下里关心我们的生活和心理状态。”
王唯漪是土生土长的上海女孩,小学在虹口区就读,初中阶段就被输送到上海女排青年队。在上海女排中,她是为数不多的“沪语推广大使”。这对师徒日常交流会使用亲切的上海话,王唯漪也能从王指导的一个眼神、一个微妙的表情读懂他的意图。有时候,王之腾会在比赛和训练中露出严肃的表情,用以“震慑”队员。也只有长期跟着王指导训练的王唯漪等人,才能够敏锐地辨别出教练何时是真的生气,需要大家严肃对待;何时只是“虚张声势”,意在提醒队员保持警觉。“这可能是多年相处下来的习惯,和教练之间的默契。”王唯漪说道。
“国家队提升心智,不想被过多关注”
2022年,王唯漪迎来了职业生涯的巅峰期,但同时也是夹杂着苦涩与甘甜。凭借在联赛中的出色表现,王唯漪首次入选了由蔡斌执教的国家队,并成为了主力自由人。在此之前,王唯漪的国家队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她曾多次入选国家队的集训大名单,但多次都与最终的出征名单擦肩而过。那些日子,对于王唯漪来说,既充满了期待,也伴随着失落。
当巴黎奥运会周期的起跑枪声响起,王唯漪等来了属于自己的机会。然而,当她真正站上国际赛场的那一刻,王唯漪坦言有些难以适应,“因为第一次站上国际赛场,会给自己施压。以前国内联赛打得比较多,和国外高水平运动员交手的机会有限,需要去适应她们的球路和打法。”
身披国字号战袍,对王唯漪而言,既是一份沉甸甸的荣耀,也是一股无形的压力。在聚光灯下,她的一举一动都备受瞩目,任何差错都可能被媒体和观众无限放大,瞬间成为舆论的焦点。对于一个性格要强的人来说,这无疑是巨大的考验。在经历了初期的挣扎和适应后,王唯漪学会了屏蔽外界声音,“有时候越是想要就越会得不到,不如扎扎实实做好眼下。那段经历在某种程度上说,提升了我的心智。”
时过境迁,当王唯漪再与记者谈论起那段短暂的国家队经历时,她的脸上已经没有了当初的焦虑和不安,取而代之的是一份释然和从容。远离国家队的日子里,王唯漪的生活节奏变得既充实又宁静。除了代表地方队打球外,现阶段,她正全身心地投入到本科毕业论文的准备工作中。“其实,我不太想被外界过多地关注,只想纯粹地打球。到了我现在这个年纪,看了很多也经历过很多,继续坚持打球还是因为喜欢排球。”希望做个“普通人”,成为王唯漪的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