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6日 星期六
拒绝捧杀 聊聊京沪之战 谁是赢家 不打球先打架II 让国足小将上阵
第A02版:专栏 2025-02-28

谁是赢家

麦城

麦城

不久前结束的乒乓球亚洲杯现场的看台上出现了不和谐的一幕,部分球迷不断喝倒彩,甚至还出现了辱骂和诋毁的声音。类似的一幕,在去年的巴黎奥运会上已经出现过。

对于一场比赛,观众心中对双方之一有所偏向,这本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但是,如对于同胞运动员,观众即便不能做到一视同仁,至少也不应该太过厚此薄彼;另一方面,支持理当是正向的,是给予自己喜欢的运动员的,而不应该被用来作为攻击对手的借口。

从看台和社交网络上不少人的表现来看,这些人不但侵犯他人权益,破坏极具意义的夺冠场景,而且打着“爱”的名义肆意攻击无辜的第三方的行为,其实也已经反过来“绑架”和伤害了他们表达“爱”的目标,让一位原本极具“路人缘”的年轻球员,莫名地背负起这些极端拥趸带来的舆论压力。此外,在国际比赛中,这些人也令中国观众的整体形象和运动项目的形象受到负面影响。

难怪有人说:这些人根本不爱自己口口声声支持的“偶像”,而只是享受这种到处霸凌他人而不用负责任的感觉罢了。

客观上讲,“饭圈文化”进入体育圈,对提升一些项目的曝光量、对项目的初期推广普及,有一定的帮助作用。但是,“饭圈”的自我扩张、追逐流量、法律意识淡薄的特点,也注定了它一旦深入某一领域,大概率就会过犹不及,出现出格越界甚至违法犯罪的行为。

无论是乒羽中心层面还是体育总局层面,都已经关注到了体坛尤其是乒乓项目中的饭圈化走向极端的情况,此前也已经有过一些举措如通过法律手段惩治网暴运动员的网民,比如令运动员解散官方粉丝群。但是,现在看来,收效还远远不够,没有官方粉丝群,架不住粉丝私下组织;而对于现场大量球迷的引导和管理方面,更已成为相关大赛主办方的一大痛点。

如何整治极端饭圈,将是一个难解但不得不解的难题。不能让“极端饭圈”成为赛场上唯一的赢家。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