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2日 星期三
一场无言的0比2 伊万为何抛出“聪明论” 中澳战非决定性之役 还没到评判伊万的时候 越打越上路
第A02版:专栏 2025-03-26

还没到评判伊万的时候

沈雷

沈雷

关于中国足球的舆论,总伴随着一惊一乍的剧烈起伏。

就如同伊万科维奇的风评——18强赛的三连败开局,71岁的克罗地亚人成了“老骗子”;随后连胜印尼和巴林,被捧为“老神仙”;对日本、沙特无法如愿拿分,又变回了“老混子”。

伊万科维奇的优缺点,在他成为候选人的那一刻,就不是秘密。在一年前,他是最符合条件的主帅人选,甚至可以说是唯一合适的选择。在距离比赛只有一个多月的情况下,在当时中国足球正处低谷的背景下——无论是财政、实力面,还是整个行业的心气——国足不可能找到一个完美的主帅人选(事实上也不存在完美的人选,即使里皮执教期间也伴随着这样那样的批评),承认伊万科维奇的优点的同时,也必须接受他的缺点。

离开中国足坛十多年的伊万科维奇,根本没有时间渐入式地了解中国足球的现状。他对于麾下人员的认知调整,只能通过实战来完成,这意味着不得不付出一些代价,对日本队的客场惨败、对沙特队和澳大利亚队的错失积分,均为代价。也许,这些代价会在18强赛计算排名时让人唏嘘:对日本少输几个该多好?对沙特和澳大利亚拿了分该多好?但这份责任不该都由伊万科维奇承担。

伊万科维奇的国足最大的进步在于态度。无可否认,这是一支已经拼出自己全部能量的队伍,尽管仍会犯不少错,但缘于技术缺陷,而非态度问题。“态度决定一切”是当年米卢蒂诺维奇一直挂在嘴边的名言,伊万科维奇自然也非常了解其中含义——比起需要长时间训练积累的技战术,态度能在最短时间内提升一支队伍的战斗力。正确的比赛态度也是团结的最好体现,能在战绩出现起伏的情况下让队伍保持着团结的氛围,这体现出伊万科维奇的能力。并非每位外教都能如此,前任扬科维奇就是一个反例。

第一循环击败印尼和巴林这两位直接竞争对手,让国足一直保留着竞争前四的可能性,尽管排名倒数,但希望犹在。杭州对阵澳大利亚一战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没有太大的“实际价值”,决定性的两战还是最终与印尼、巴林的较量。用伊万科维奇的话说,要做勇敢的球队,也要做聪明的球队。话里的意思十分清晰。

关于伊万科维奇的评判,放到6月10日作出,或许更为公平一些。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