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冰 发自杭州
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杨泽翔将身体张开到了极致,不顾一切地把自己甩了出去,但最终也只能无奈地看着皮球从自己的脚尖前面划了过去。此时,中国男足国家队主场与澳大利亚队的比赛已经进行到了下半场第41分钟,场上的比分是0比2。
4分钟之后,重新恢复到“满血”状态的杨泽翔再一次沿着右边路高速插上,在他的面前,是澳大利亚球员压上去之后留出的大片空当,可惜的是,中场接到球的国足队员却出人意料地选择了将球回传到本方半场,无奈之下的杨泽翔只能转身跑回到自己的防守区域,中国队也错失了一次原本就不多的进攻良机。
吸取了上一场客战沙特队的教训,国足主帅伊万科维奇在与澳大利亚队这场比赛中排出的这套首发阵容,显然是动了一番心思的,尤其是在右边路,直接将“徐皓阳+杨泽翔”的组合“搬”到了国家队阵中,如果不是在申花打右中卫的蒋圣龙被伊万科维奇放到了偏右的位置,伊万科维奇可谓是“拷贝斯卢茨基(申花队主教练)不走样”。
让人有些意外的,是伊万科维奇在中场防守型后腰位置上,选择了原本不在他“计划”内的黄政宇,毕竟在上一场打沙特队时,这名来自山东泰山队的中场球员甚至没能随队从迪拜前往利雅得,一直到国足飞回杭州之后,黄政宇才跟吴少聪一道被重新召回,与澳大利亚队这场比赛之前,来自申花的汪海健一直被认为是原本的主力王上源因为累计黄牌无法出战之后的第一人选。“单看数据,黄政宇和后来替补上场的汪海健虽然比较接近,但是从传球方向和方式来讲,汪海健向前的球更多,进攻中的作用更加明显。”在不少现场观战的业内人士看来,至少在这场中澳之战当中,在汪海健还是黄政宇的选择上,伊万科维奇做出了一个事实证明并不完全正确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