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冰
全红婵“夺亚”引发的热度,一点都不比她拿到冠军少。
外界之所以如此关注全红婵没能拿到冠军,哪怕只是一个跳水世界杯分站赛的冠军,一方面是因为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只要是她参加的比赛,中国队冠军从未旁落,一定程度上,“全红婵”这三个字基本等同于中国女子跳水“不败”,所以哪怕是亚军,对她而言都引起众人关注;另一方面,全红婵的成长经历和身上那种带着孩子气的可爱,让她成为了不少人心目中的“全民闺女”——自家女儿遇到难关了,自然要格外上心。
从专业的角度上来讲,现在全红婵遇到的发育和体重问题,是每一个从事这个项目的女运动员都必须面对的,而在这样一个因人而异或长或短的过程当中,有些人闯关成功,比如全红婵现在的分管教练陈若琳,比如她的国家队队友陈芋汐,还有在这一次的墨西哥站拿到女子双人10米台冠军的21岁的掌敏洁,都是在经历过魔鬼一般的考验之后,继续站在女子跳水10米台这座“金字塔”的塔尖上面的。
怎样才能“闯关”成功?陈若琳给出的答案是“自觉”。对于刚刚过完18岁生日的全红婵来讲,教练安排的训练和类似“每天只吃一顿”的节食,更多的还是“外因”,至于她自己,“能不能做到”的前提,则是“想不想做到”,毕竟对于任何一个体育项目或者任何一件事情来讲,只有发自内心的坚定才能激发出不断挑战自我的勇气,才能将一个又一个的“不可能”变成“可能”。
天赋加上努力,一切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