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宇阳
这两天,亚冠精英赛即将进入最后的半决赛阶段。
说到亚冠,几天前看高天意接受《五星北看台》连线,他说到之前在打亚冠精英赛时,主教练斯卢茨基曾经告诉申花球员,参加亚冠比赛最大的意义之一,是要感受并尽量去适应这样的比赛节奏,然后回到国内联赛之后,要用这样的节奏去打中超联赛里的对手。
斯卢茨基在俄超执教莫斯科中央陆军期间,带队在欧冠联赛里有过很多次和欧洲著名球队交手的经验,而且那个年代的俄超联赛,名帅和大牌球员都不算少,各种足球风格他应该都有过交手,现在斯卢茨基所相信的这套足球哲学,在他看来,应该是经受过检验的。
人们总是在讨论单后腰菱形中场等问题,却忽略了他在各种场合反复对于“强度”的提及。回顾历史,申花在中国顶级职业联赛里第一次登顶的1995年,那一年的申花与传统意义上的海派足球也并不相同,精细度层面不及当年小快灵的国安和广州太阳神,但却凭借抢逼围的强度和硬度拿到联赛冠军。
距离1995年已经过去30年,当年申花可以凭借独树一帜的强度在甲A联赛里一枝独秀,30年后,申花再一次在一位注重强度的外教带领下重返中超第一集团。
中超联赛里,不止一位教练或者一支球队可以在45分钟或者60分钟、70分钟里把自己的强度拉满,但之所以其中只有申花可以有这样的联赛排名,也许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申花是为数不多的、可以把强度一直保持到全场比赛结束的球队。
理解了斯卢茨基强度优先的足球哲学,也就能部分理解他的用人了。
与成都蓉城的比赛本周五进行,球队周三出发前往成都。上周末在泰山客场虽然取得胜利,但毕竟对手中锋泽卡的缺席给申花防守减轻了压力,吴兴涵的缺席也为泰山右后卫防守上最终出现的问题埋下伏笔。相比之下,成都近期状态势头都不错,并且这场比赛也是积分榜第一和第二之间的对话,这注定会是又一场强度拉满的重量级考验,预祝申花能在这个去年获得过胜利的客场,再次收获一个理想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