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巴黎奥运会是樊振东人生的高光时刻,在南巴黎竞技体育场,樊振东成为了继瓦尔德内尔、刘国梁、孔令辉、张继科、马龙之后,世界男子乒坛第六位大满贯。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樊振东的确年少成名,但成就大满贯之路他却走了很久很久。里约到东京樊振东足足等待了五年,却在男单决赛中不敌马龙。如果从时间上算,巴黎周期要比东京周期少了三年,比起坎坷的东京奥运更是少了两年,但这三年樊振东遭遇的磨难足以将他彻底击倒。
拿到奥运会冠军后,樊振东曾这样表述两个奥运周期的心境:“东京奥运会之前,自己获得过很多亚军,虽然也打出很多亮点,但总认为没拿到冠军就是一次不成功的旅程,习惯性地根据成绩就将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全盘否定;但随着比赛、经历的增多,我也在思考,学会了以一种欣赏自己的心态面对巴黎周期,看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哪怕在遇到失利、打击和觉得自己做得不对的时候,我可以接受结果,并肯定依然有勇气继续去挑战的自己。”
放下对结果的期待和设想,樊振东曾把巴黎奥运会当成“Last Dance”,他的这一舞足够惊艳。“八一”建军节当天,樊振东在1/4决赛遭遇日本选手张本智和的阻击,开局被对手连赢两局后,樊振东选择了更换球衣,短暂调整后他迎来绝处逢生的自我救赎,最终逆转对手,晋级四强。
这场比赛前,队友在另外半区意外失守,作为独苗的樊振东需要扛起国乒的荣誉。经历过生死大战后,樊振东有了一马平川的气质,半决赛战胜法国选手菲利克斯·勒布伦,决赛力克瑞典“黑马”莫雷加德,实现自己的伟业。此后的男团比赛,樊振东携手队友拿下金牌,单届奥运会收获了两金。
李宗盛在《越过山丘》中写到,“越过山丘,遇见十九岁的我。逆着背影婆娑的人流,向着那座荒芜的山丘,挥挥衣袖。”对于樊振东而言,越过山丘遇见的是16岁的自己。2013年,16岁的樊振东第一次参加世乒赛就是在这里,一个轮回后,樊振东完成“超级全满贯”殊荣同样发生在这个浪漫国度。12年登顶之路,樊振东走得艰险,但每一步都很扎实。
樊振东的故事之所以动人,在于他完美契合了中国人对“英雄叙事”的深层期待——天赋与努力交织,挫折与荣耀并存,个体奋斗与时代使命共振。